协同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共守淮河经济带生态安全

2018-04-28 08:14 点击数: 来源: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字体:

 

  要:淮河生态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是基于粗放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经济安全的现实考虑,促使我们深刻理解守护生态安全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辩证关系,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妥善化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的矛盾。淮河生态经济带需要通过协同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探索经济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需要完善淮河经济带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制度规划体系和区域创新布局,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坚持开放创新,优化区域创新生态,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构建淮河流域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经济带,努力建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现代绿色经济示范带。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升级;生态环境

 

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带,既是重要的内河产业带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具有全局性控制作用的生态功能带和生态主轴,正在成为优化和拓展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主战场之一。淮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打造中东部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支撑带为目标,着力推动流域综合治理体制、跨区域环保机制、公共服务合作共享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淮河生态经济带亟需在流域“生态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理念下,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生态协同治理,做好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特别是要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妥善化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的矛盾,打造国家级绿色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现代绿色经济示范带。

一、淮河经济带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与生态安全的内在关系

(一)淮河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是国家政策的核心要求

在淮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的基础上,淮河生态经济带这一概念及规划的提出,体现着国家区域发展的政策走向,其核心内容就是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发展和生态安全。淮河治理思路和理念也正在从过去单纯的防洪,调整到综合整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在淮河生态经济带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之前,相关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一些重要前置条件项目已获国家有关部委高度支持,比如同意依托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二级航道、组织对航道等级提升和走向调整补充报告进行审查等。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20132030)》提出了四大构想:建设国家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打造我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首先考虑进行淮河航道开发,然后通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淮安蚌埠信阳三个核心城市迅速崛起,带动十几个县级城市发展,进而形成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结构格局。沿淮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区域联动,采用城市组团发展模式,统筹区域资源禀赋,以城市群理念指导各地精准发展定位,促进各城市功能定位的精准化和发展目标的精细化,采取有差异又有联系的发展战略,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共建。对淮河进行保护式开发和建设,推动城市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方面的联动,将淮河流域建设成科技型、外向型和生态型的健康生态经济长廊,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区、皖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有效对接和政策叠加,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

(二)淮河流域经济粗放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区域经济安全

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现阶段淮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由于淮河经济带此前阶段偏于粗放式的发展,造成了饮用水安全隐患突出、局部支流重金属超标严重等区域性、累积性、复合型环境问题。目前,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仍超过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过半河流的水质尚未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水污染使部分水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淮河的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偏枯年份淮河生态缺水21.8亿立方米,现状最小生态用水的满足程度仅为68%,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保护仍待加强。显而易见,淮河全流域开发已总体上接近或超出资源环境承载上限,区域开发与生态安全、工业化城镇化粗放推进与资源环境承载矛盾十分突出,环境问题和风险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安全。切实改善淮河生态环境和流域发展条件,事关1.8亿人的生存权、健康权与发展权,客观上提出了淮河经济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迫切要求。

(三)深刻理解守护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安全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辩证关系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初衷是实现沿淮各省市相互支撑、良性互动,让设想区域的产业和基础设施紧密连接、要素流动通畅无阻、市场培育统一完善,促进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沿淮地区经济发展强大新动能。因此,既不能停留在简单维持现状,更不能退守生态红线,需要以创新发展的思路,切实协调好淮河生态经济带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差异与共性、发展与底线的关系,以生态红线为基准,实施生态协同治理,逐步科学调控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改善生态功能,提升全流域的生态安全水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并重的原则,要求全方位压缩开发建设规模,确保不新增、逐步减存量,强化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在全流域削减排污总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生态环境硬约束下,倒逼沿淮区域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淮河生态经济带快速城镇化中的人居环境安全。这从本质上要求淮河生态经济带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通过协同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探索经济绿色循环低碳转型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妥善化解淮河流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的矛盾,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二、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构建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淮河流域各城市间缺乏互联互通的大通道。淮河流域城市间往来交通不便,几个中心城市间几乎没有一条快速通道,交通成为淮河流域一体化发展最大的瓶颈。由于淮安、蚌埠、信阳三个增长极分属江苏、安徽和河南三省,亟需通过打造多条沿淮通道加强三个经济增长极之间的联系,增强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人员、货物、信息的高效流动。

(二)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对于以生态安全为底线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约束作用不强,缺乏长效生态保护机制,还不能很好地开展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和协同推进生态修复。

(三)淮河生态经济带内部创新活动联系少、资源联系弱、产业分工合作还不够充分,缺乏高质量的区域科技创新规划研究和创新政策制定,没有形成成熟的创新成果扩散系统和利益协调机制,不能有效促进科技要素和科技产品跨区域流动。淮河区域间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浪费与严重缺乏并存,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行政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淮河区域大部分地区的科技创新点分散,配套弱,产业链缺少延伸,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同配合不够。尤其是在高起点、高水平、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上的差距明显,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问题,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高端产品缺乏,还没有完成从产业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跨越。一些重点领域的创新产业本地配套率低,企业相对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在传统产业优势上形成专业服务力量,区域经济联动效应体现不够明显。

三、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的几个重点方面

(一)完善淮河经济带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和制度规划体系,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完备的区域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和制度规划体系,以生态优先、绿色转型为发展方向,能够为构建淮河经济带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提供制度性依据和刚性约束条件。尽快推进淮河生态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赔偿和终身追究制度。完善排污许可制度、上下游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尝试建立健全淮河岸线开发保护协调机制和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并试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确保淮河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建立稳定的环保投入机制,支持重要支流上下游采取资金补助、产业扶持、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加强淮河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战略研究,支撑生态环境规划制度体系整体创新,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加强沿淮各省市之间的战略对接和规划衔接,主动对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政策措施,深度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借力生态新走廊。

(二)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构建淮河经济带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新机制

打造淮河经济带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需要在布局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基础上,协同共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和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一是探索建立淮河区域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协调制度、创新机构共建制度和技术市场共建制度等,推进淮河区域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联合共建科技中介、研发网络平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深入研究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间科技协作和产业化分工,运用产业布局政策引导企业集中、要素集聚, 实现优势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联合、并购、重组等,打造各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谋划发展一批国家级的产业集群。三是综合考虑沿淮各省市的城市资源禀赋差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支持其他城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开展专项创新试点和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引导各地走各具特色的城市转型创新发展之路。四是注重加强跨省际、跨区域间的创新型园区合作,作为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有效途径,扩大创新能力、交通网络及开发区等因素对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发挥高技术园区或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集聚与扩散、创新发生及溢出的重要活动场所的突出作用。

(三)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实施绿色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以及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新兴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进沿淮各省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煤炭、建材、钢铁、汽车、家电、有色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资源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增强沿淮地区资源性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八大重点领域,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以淮河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主要载体,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新兴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科技文化产业等,推进淮河流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强化研发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重点,推动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四是推进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强化淮河生态经济带范围内的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专业化创新协作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发挥沿淮地区大中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开展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

(四)推进协同创新,着力完善区域开放式创新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必然要求坚持开放创新,加快构建国际国内协同、产学研用协同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一是抓好外资外智引进工作,鼓励外商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建设一批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和合作基地,着力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吸引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等到淮河区域设立研发机构,搭建联合研究平台,吸纳全球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二是拓展对外科技合作渠道,鼓励沿淮地区优势骨干企业到海外建立或兼并企业、研发机构,就近设立技术孵化基地,参与国际产业和研发分工,促进全球创新资源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需求对接。三是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淮河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的,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健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一体化发展模式。四是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发挥沿淮各省市比较优势,积极参与淮河区域创新分工,深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战略合作,拓展合作新领域、新方式、新内容。

(五)优化区域创新生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是建立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机制,营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着力推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三链融合”,激活创新链、升级产业链、疏通资金链,破解创新孤岛化、产业旱地化、资产泡沫化的困境。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科技支行或提供针对性金融创新产品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推进企业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质押融资。二是加快构建众创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在淮河区域范围内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三是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健全知识产权运用机制,支持企业组建知识产权联盟,着力培育专利密集型、商标密集型、版权密集型产业,完善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区域内知识产权侵权易、维权难问题。

(六)强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的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是以建设第三条出海黄金通道为依托的,需要加快建设沿淮地区多元化、立体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成立港口合作联盟,有效化解港口之间的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问题,充分发挥港口对要素依托水运流动与布局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条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二是加强岸线管理,整治航道,积极引进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通过多元化的水运投资机制加大对水运及港口建设的投入,将淮河打造成为继长江、珠江之后中国第三个出海黄金通道;三是加快沿淮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建设、沿淮高铁和机场群,适时制定和实施跨区域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水运项目建设规划,畅通主动脉,实现大循环,提升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通达性、通勤性,为创新产业提供有力的综合交通运输支撑体系。

 

作者单位:市政府研究室

 

 

 

 

 

本文原载于《发展研究》(准印证号:皖L04-0052018年第2

申明: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作者:杨玉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