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合淮同城化背景下推进淮南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2018-04-28 08:14 点击数: 来源: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字体:

 

合肥市和淮南市于200712月签署了《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合淮同城化”开始正式实施。随后“合淮一体化”“合肥经济圈”“合肥都市圈”等战略构想提出,区域合作不断升级。合淮同城化始于旅游同城化,经过十年努力,两地联动发展旅游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淮南旅游发展,由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淮南师范学院组成了专题调研组,通过文献整理、政策分析、实地考察、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了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同城化背景下合淮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7年以来,随着合淮同城化的逐步推进,两市旅游同城化步伐加快,在体制机制对接、活动联办、项目合作、市场一体等方面不断深化,助推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从合淮区域整体看,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见图1)。十年来两市旅游均呈良好发展势头,旅游人数和总收入不断攀升,显示出旅游同城化战略对两市旅游整体实力提升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20072016年,合淮两市旅游总收入由111.93亿元增加到1315.95亿元,年均增长3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9%从淮南全市看,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态势稳固形成。在实施旅游同城化战略的大背景下,淮南旅游整体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20072016年,淮南旅游总收入由12.2亿元增长为136.47亿元,年均增长30.5%,其中2016年增长49.8%,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1%。旅游业对两地第三产业支撑作用明显,2015年淮南市旅游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达30.06%。(见图2

二、当前淮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淮南市旅游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淮南丰厚的旅游资源相比、与淮南产业转型发展对旅游业的要求相比、与深度推进合淮旅游同城化的现实需求相比,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核心旅游产品品位较低。淮南市旅游资源数量多,开发价值较高,且大部分已经被开发成旅游产品,投入市场运营,但核心旅游产品品位较低,享誉省内外乃至海内外的旅游产品品牌尚未形成。目前,淮南还没有一个5A级景区,4A级景区仅8处,在16个省辖市中位置相对靠后(参阅表3)。从合肥都市圈来看,合肥市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1个,六安市有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21个,与之相比,淮南处于落后状态,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层次和品牌打造上的差距。

(二)高品质特色旅游商品较少。游客到达和离开旅游地时最爱关注特色旅游商品,其丰富程度会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的满意度。淮南旅游商品主要包括特色美食小吃、农林畜产品、水产品、豆制品、工艺品等,其中,工艺品拥有寿州窑陶瓷、紫金砚、剪纸、柳编、灵芝、奇石等品牌。整体来看,淮南特色旅游商品虽较为丰富,但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即使如“淮南豆腐”、“淮南牛肉汤”这样具有一定口碑的旅游名品,与省内的“谢裕大”黄山毛峰、“黄山烧饼”、合肥三河米酒、蚌埠沱湖螃蟹等知名旅游商品相比,在文化创意、包装携带、宣传营销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客对淮南旅游商品的满意度,也影响了淮南旅游的美誉度。

(三)战略重点调整削弱旅游同城化推进力度。就合肥而言,2011年,随着全省区划调整,县级巢湖市、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合肥旅游业从“滨湖时代”走向了“环湖时代”,正着力打造更大视域范围内的旅游中心城市。与此目标相适应,环巢湖区域在合肥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将会不断提升。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淮南在合肥未来旅游发展格局中地位的相对下降,对于刚有起色的合淮同城化旅游战略的推进产生一定的效应。就淮南而言,伴随着寿县整建制划归淮南市管辖,淮南旅游业也拥有了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腹地空间和资源,伴随而来的是战略目标、方向、重心的调整转移,如提出“十三五”期间整合寿县古城——八公山创建5A级景区等。这种情况下,在看到这种转变给合淮旅游同城化带来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利好的同时,也应看到可能使合淮旅游同城化战略地位受到削弱,影响淮南加快推进合淮旅游同城化的坚定性和紧迫性。

(四)合肥市民赴淮旅游意愿不足制约旅游同城化的内生动力。合淮旅游同城化的一个重点是推进合淮两市市民互为客源。通过问卷、访谈等调研发现,合肥市民到淮南旅游的意愿并不强烈,既对淮南旅游业加快转型发展造成市场客源压力,也抑制了两市旅游同城化的内生动力。在接受调研的市民中,表达将来有机会愿意到淮南旅游的比重不高,除八公山和寿县景区较高外,其他景区都在30%以下,还有10.14%表示对所提供的淮南12处代表性景点都不感兴趣(见图3)。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合肥市民淮南旅游意愿的因素很多,排在前面有“旅游资源吸引力不足”“营销不到位,对淮南市不了解”“城市旅游定位不明确”“住宿条件不理想”等(见图4)。 

三、联动合肥推进淮南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合淮两市地缘相近、风俗人文相亲,旅游相关产业基础较好、联系紧密,为淮南联动合肥加快推进自身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比较优势。

(一)旅游资源互补叠加效应明显。合肥与淮南在汉朝时同属古淮南国,吴楚文化一脉相承,两地不仅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资源,还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现代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多样。(见表1、表2)

1:淮南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资源总类型数

淮南市旅游

资源类型数

淮南市资源类型所占比例(%)

资源单体总数

单体占总数比例(%)

亚类

基本

类型

亚类

基本

类型

亚类

基本

类型

地文景观(A)

5

37

3

6

41.2

19.7

15

26.4

水域风光(B)

6

15

3

6

22

生物景观(C)

4

11

1

2

21

天象与气候景观(D)

2

8

0

0

0

 

17

71

7

14

58

遗址遗迹(E)

2

7

2

7

100

42.9

34

73.6

建筑与设施(F)

7

49

7

16

92

旅游商品(G)

1

7

1

5

10

人文活动(H)

4

16

4

8

26

 

14

84

14

36

162

合计

31

155

22

50

70.9

32.3

220

100

资料来源: 根据《淮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整理。

2: 合肥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资源总类型数

合肥市旅游

资源类型数

合肥市资源类型所占比例(%)

资源单体总数

单体占总数比例(%)

亚类

基本

类型

亚类

基本

类型

亚类

基本

类型

地文景观(A)

5

37

1

1

24

5.6

4

20

水域风光(B)

6

15

1

1

2

生物景观(C)

4

11

2

2

2

天象与气候景观(D)

2

8

0

0

0

 

17

71

4

4

8

遗址遗迹(E)

2

12

1

2

79

19

5

80

建筑与设施(F)

7

49

6

10

23

旅游商品(G)

1

7

1

1

2

人文活动(H)

4

16

3

3

3

 

14

84

11

16

33

合计

31

155

15

20

48

13

41

100

资料来源: 根据《合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整理。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虽然从旅游资源的主类和亚类来看,两市相差不大,但淮南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和单体总数分别达50个和220个,明显多于合肥市的20个和41个,说明淮南市旅游资源类型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再从两市重点旅游资源来看,合肥市高品质旅游资源点42个,远超淮南25个,特别是综合类、4A级及以上景区和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更明显(见表3)。

3:合淮两市重点旅游资源比较

大类

主要旅游资源

合肥市

淮南市

自然类

国家自然保护区(处)

0

0

国家森林公园(处)

4

3

国家地质公园(处)

0

1

人文类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

6

8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个)

1

1

综合类

国家风景名胜区(个)

1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个)

2

2

4A级及以上景区

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个)

1

0

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个)

21

8

红色旅游资源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个)

4

1

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个)

2

1

总计

 

42

25

                  资料来源:根据互联网公开信息整理。

进一步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合淮两市毗邻、区位优势相同,同属江淮丘陵地区,襟江带淮,接东达西,水系交错,湖泊众多,淝河延绵覆盖两市,旅游资源可产生正向叠加效应。另一方面,合淮两地的旅游资源在大类上叠加特征明显,但基本类型、单体数量却差异较大,只要合理组合,完全可以避开旅游恶性竞争,实现资源互补。另外,两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上差异较大,特别是在重点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层次梯度,这种层次差异有利于合肥重点景区的旅游效益“外溢”,对淮南旅游资源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二)旅游产业联动互补优势突出。合淮两市旅游产业联动互补优势较为突出,这既是两市旅游资源特征所决定的,也是两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如,在吃的方面,合淮两市的特色饮食有差异且各有名品,八公山豆腐、老刘头牛肉汤、吴山贡鹅、肥西老母鸡、三河米饺都已形成特色产业;在购物方面,两市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各具特色,淮南朱兆龙的寿州窑古陶茶具系列、张传锦的剪纸台灯系列、汉娃漫游《淮南子》成语故事篇等,合肥的羽毛扇、竹簧雕刻、火笔画、发绣、吴山铁画等;在娱乐方面,合肥有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现代都市娱乐项目,而淮南的民间娱乐项目众多且富有地方特色。需要指出的是,淮南作为我省近现代工业肇启地和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及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市,工业文明遗址众多,工业旅游产业基础良好,潜力巨大。与合肥相比,这是最具有差异和特色的旅游产业和方向,可与合肥旅游产业特别是与合肥依托国家科学创新中心及科教基地而开展的科技游、研学游等相得益彰、形成联动,从而进一步放大两市旅游的优势互补效应。

(三)旅游产业政策融合态势凸显。自作出合淮同城化战略部署后,两市积极行动,加强了旅游一体化的组织领导,加大了旅游一体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陆续出台了《合肥市与淮南市加强区域合作的框架协议》(200712月)、《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20082月)、《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加快推进合淮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20082月)、《合肥经济圈旅游合作组织行动宣言》(20103月)、《合肥经济圈重点旅游景区联合促销优惠办法》(20104月)和《合肥经济圈旅行社合作协议》(20104月)等,显示出两市在旅游政策上的深度融合。进入“十三五”以来,两市在联动推进旅游业发展政策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强,《淮南市旅游业“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要实施区域联动战略,首先就是继续围绕“合淮同城化”的战略部署,重点推进寿县与长丰、寿县与肥西的旅游对接。《合肥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从合肥经济圈、全省及长三角视野看待合肥旅游及城市功能,按照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定位来布局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串联组织旅游线路、组建跨区域旅游营销联盟”。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及我省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进一步重视,合淮同城化战略实施的进一步深入,合淮旅游同城化的政策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四)旅游活动对接合作广泛深入。合淮旅游同城化战略实施以来,两地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行社、景区、企业等共同开展了层次多样、丰富多彩的旅游合作活动,促进了两地旅游的联动发展。如联手举办“百万皖人游省城”、第九届八公山旅游节、第五届桃花草莓节、合肥滨湖旅游文化节、第十一届中国南方旅游年会、共赴武汉等地开展旅游促销活动。20097月,两市推出市民互游暨旅游优惠卡,手持优惠卡的游客可以享受五折优惠游览合淮两地八大主要旅游景区。2009年,淮南市提出,凡合肥旅行社组织客源到淮南市开展旅游活动,涉及到的旅游景区景点除正常协议价格外,另外给予十免一的奖励政策;凡涉及的星级宾馆企业,除正常协议价格外,另外给予10/人天的奖励。诸如此类举措,使合淮两市旅游活动项目的合作不仅具体,而且富于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特别是有效拓展了淮南旅游在合肥的客源市场。据安徽中沛集团反映,近些年来,到焦岗湖风景区的游客中合肥游客占比不断提升,现已达30%以上。

(五)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步伐加快。近年来,合肥加快城北新区建设,淮南加快山南新区发展,相向发展缩短两城空间距离,进一步凸显了一体化建设空间优势。根据打造合淮同城化的要求,合淮两市共同研究立体交通网建设,积极推进城际公交、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无缝对接。随着合淮蚌专线和商合杭高铁纵贯江淮、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成使用、G206合淮路改造项目完成、S334(合徐高速公路连接线)淮南市境内改建工程完工通车、引江济淮工程的开工建设等,两市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也为淮南联动合肥加快旅游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交通便利条件。

四、联动合肥加快淮南旅游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区域经济理论如美国弗里德曼(J·R·Friedman)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随着城市间交通的便捷化和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城市间的人才、资金、信息、物质等要素资源逐渐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在更广的城市群区域内流动,中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快自身发展越来越成为周边中小城市的明智选择和内在规律。这一点,在国内近些年的旅游发展中也得到印证,许多中小城市主动与邻近中心城市结盟,因地制宜,形成与中心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依附衍生、同质增强和跨界合作等同城化发展模式。如山西的太原和榆林,既有同质型的景区,也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差异,榆林主动推进与太原的旅游合作,充分激发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特别是承接太原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的“溢出”效应,实现自身旅游业跨越发展。江苏溧阳、浙江德清等中小城市则充分协同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吸引和承接这些中心城市的客源、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在乡村旅游等方面提升品位、突出特色、形成规模。

顺应旅游业发展的趋势特点,按照国家、省对旅游业“十三五”时期“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立跨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思路要求,淮南既要看到联动合肥加快自身旅游发展的依然存在的不足与困难,更应该充分立足已有基础,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机遇,坚定不移地走同城化推进旅游业发展之路,以我为主,“借力”合肥,加快实现自身旅游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科学定位目标角色。一是总定位。就是以淮南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旅游精品为核心,抢抓国家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机遇,借鉴优秀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氛围为使命,最终将淮南市建设成为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工业旅游、乡村休闲、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皖北特质、淮南特色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安徽楚汉文化旅游聚集地、皖北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二是在旅游同城化战略格局中的定位。原则是既要承认与合肥差距,合理摆正自己追随与合作的位置,又要以我为主,不甘平庸,扬长避短,在合作接力中保持特色,提升层次。重点是塑造好四种角色:一是错位互补角色。站在旅游一体化的角度,加强与合肥旅游资源互补、功能互补、优势互补, 实现经济要素的有效整合。如可借鉴上海、杭州、黄山的“名城——名湖——名山”合作模式谋划精品路线。二是同质强化角色。基于两市在自然山水、人文历史、乡村生态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和产业共性,注重打造不同层次的精品项目,力求避免“资源屏蔽效应”,充分释放优势叠加效应。三是承接衍生角色。基于合肥在区位、交通、客源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主动打造成承接合肥旅游的“桥头堡”“后花园”,吸引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合肥本地或过境游客到淮南旅游,集聚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合肥旅游要素资源流向淮南。四是特色放大角色。立足淮南拥有的寿州古城、八公山、焦岗湖、九龙岗、万人坑及煤矿等极具稀有性和独特性旅游资源,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形成淮南旅游的核心竞争品牌,这是淮南在旅游同城化战略中地位价值的重要基础。

(二)着力提升产品品级。无论是推进与合肥的联动合作,还是立足于自身的实力提升,都离不开淮南本地旅游产品打造升级。一是把握区划调整重大发展契机,着力打造提升以寿县古城、楚都遗址、淝水之战遗址、八公山、豆腐源地、茅仙洞、春申君墓、廉颇墓、刘安墓等为载体的古寿春楚汉文化体验景区。其中,可整合寿县古城——八公山创建5A 级景区,寿县古城联合国内其他古城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楚都遗址可联合其他的春秋战国古都遗址申报“中国春秋战国国都遗址”, 安丰塘应继续申请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二是深入挖掘《淮南子》文化资源,做好“一个王、一部书、一古都”的文章,抓紧申报争创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提升淮南旅游的文化内涵,扩大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三是利用好淮南的湖泊和森林资源,进行养生度假产品的深度开发。重点做好焦岗湖、高塘湖、卧龙湖、上窑森林公园、潘集“淮南子”养生温泉度假区等精品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加快形成淮南养生度假旅游品牌。特别是优先把焦岗湖打造为一流的以水体观光、康体养生、休闲娱乐主要功能的旅游目的地,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是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工业遗址、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为资源,着力改造提升九龙岗1949城市记忆、田家庵1976城市记忆、茅仙洞宗教文化遗址、上窑古镇、“万人坑”纪念馆等自然人文古迹遗址探幽类旅游景点。五是突出开掘打造以煤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建设煤炭开采体验线路、创意建设中国煤矿业博物馆等。六是整合、保护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稳步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大力提升乡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产品。重点是多方面体现乡村地域的民族性、文化性特色,叠加农耕文化、渔俗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等,以农业为基、以村庄为形,以农业做景观、以乡村做配套,实现农业、文化、乡村旅游的统筹发展。七是深度挖掘特色美食和美食文化,主推八公山豆腐以及各类豆制品、上窑馓子、朱马店羊肉汤等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打响“淮南味道”品牌,重点打造美食休闲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推动淮南本土菜系、淮南牛肉汤、大救驾、金丝撒子等特色小吃向街区集聚。八是积极开发旅游特色商品,建设旅游特色商品街区,如提高紫金石工艺品和寿州窑、紫金陶茶具、文具等陈设品的实用功能;丰富神话、成语系列剪纸,开发剪纸风格日用品;做足《淮南子》文章,开发动漫系列、二十四节气系列等艺术品,形成淮南子文化产品谱系,深化旅游商品进商超、宾馆、高速服务区、机场车站、旅游景区“五进”活动,大力发展旅游商品电商销售,强化特色商品街区旅游元素,引导本地特色商品、旅游纪念品向街区集中等。需要强调的是,旅游商品开发出来后,除了在本地推广外,还应积极向国内其他地方和国外推广。近年来,黄山市通过组织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以及各种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加大对商品品牌的推广力度,重庆市旅游局设立旅游商品促进处专门负责全市旅游商品的策划、规划和推介,还在四川美术学院成立重庆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构建集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制作、生产、营销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平台,值得借鉴。

(三)推动共同打造旅游合作线路。合淮旅游同城化过程中设计了一些线路,但旅游特色产品、主导产品、品牌产品不明显,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层次单一,无法形成综合效益。针对合淮旅游精品路线不多的问题,应强化合淮区域内的旅游联动,对现有旅游资源格局进行深度整合,将合淮城际铁路沿线景区合理串联并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区域内精品旅游线路。同时,挖掘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更新的深度体验旅游线路和独具特色的专项旅游线路,并根据旅游需求市场的变动灵活调整旅游线路,开发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形成完善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课题组经过深入调研,初步提出若干条合淮旅游合作线路,主要有:

古镇、古城、古塘文化探源之旅。淮南市充分挖掘本土的“一王、一书、一古都”文化资源,延伸合肥历史文化的久远性,开展“三古”文化寻根游。该旅游线路设计为“中庙古镇——三河古镇——寿县古城——安丰塘——寿州窑遗址”。人文科教研学之旅。该旅游线路设计为名人名馆(祠)——省博物馆——(合肥)非物质文化产业园——寿县古城——寿县博物馆——八公山地质公园——淮南子文化园——豆腐村——茅仙洞。红色经典缅怀之旅。该旅游线路设计为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大通日军侵华罪证遗址——九龙岗民国小镇——淮南国防动员培训基地——新四军纪念林。楚汉文化寻源之旅。该旅游线路设计为合肥非遗园楚汉文化园——寿县古城——寿县博物馆——春申君陵园——四顶山景区——淮南王陵墓——珍珠泉——八公山景区——茅仙洞景区。 湿地生态观光之旅。该旅游线路设计为双墩——岗集——长丰——曹庵——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焦岗湖影视城——奥特莱斯风情小镇——中沛温泉度假村。老城文化回忆之旅。淮南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煤炭工业城市,拥有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煤矿遗址及基督教堂、民国风貌和老城区等近代历史文化遗存,该旅游线路设计为李鸿章故居——九龙岗民国小镇——淮河老码头——日军侵华遗址——田家庵区老城区——蒸汽机车体验。赏花品果乡村之旅。整合合淮两市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串联对接、融为一体,统一打造合淮两市乡村旅游线路,打造长丰——曹庵——大通——寿县霍家圩——潘集。根据季节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如春季是长丰——曹庵——潘集,赏桃花、梨花,摘草莓、蓝莓、小甜瓜;夏季是曹庵——大通——潘集,摘桃子、葡萄、吊西瓜;秋季是寿县霍家圩——潘集,摘梨子、掰玉米、挖花生。近现代工业遗址体验之旅。该线路设计以参观、体验为主,包括合肥钢厂、红四方化工厂、合肥叉车厂及淮南煤矿旧址、发电厂旧址等,如东辰煤矿旧址、老码头、煤矿铁路、煤矿井下观光等。江淮之间寻味之旅。合肥美食有肥西老母鸡汤(老乡鸡)、香辣小龙虾、鸭油烧饼、贵妃凉皮、无为板鸭、吴山贡鹅等;淮南美食主要有豆腐系列、牛肉汤、毛集绿色食品、土菜、道教素斋等。根据南北游客的不同口味开发不同的美食线路,融合美食与名人、名事,增加旅游文化内涵。会展节庆商务之旅。主要通过办好各种会议、展览、节庆带动淮南旅游产业发展,如办好安徽旅游博览会;在寿县召开省内外大型企业商务活动、各行业年终会、洽谈会,办好名人名著研讨会(李鸿章、邓如昌、米芾、孙家鼐、《淮南子》);联合举办银屏山牡丹节、曹庵桃花草莓节、龙舟节、三国楚汉文化周、豆腐文化节;交替举行合淮城市之间马拉松大赛、毅行运动,以大型活动促进两地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需要解释的是,以上谋划的旅游线路并不是要限制游客的旅游选择,而是一方面用于旅行社旅游组织参考,另一方面给日益增多的自驾游、自由行提供指引,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个性旅游提供菜单。

(四)加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对接。通过规划区域旅游线路、打通合淮主要交通枢纽与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开通旅游直通车服务等方式,能够有效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共享。这方面已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如福建省早在2015年就已通过《厦漳泉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2015-2025年),该《规划》对厦漳泉三市建立旅游大交通战略整体规划,推进三市进行一体化的交通规划、管理、运营,并在标准、机制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对三市居民之间的客流出行实施一体化管理。当前推进合淮旅游交通线路一体化的一个重点应是加快构建城际铁路和城际轻轨网路,因为城际铁路大多时速在160200公里之间,合淮之间的距离时间可缩短至半小时左右。因此,“十三五”时期,淮南市应抓住国家铁路建设的黄金时期,特别是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加快城际铁路建设、统筹支线铁路建设、强化综合枢纽配套、实施周边互联互通等政策机遇,联合合肥积极推动两市争取国家大项目,加快建设合淮城际铁路和城际轻轨。注意完善城际铁路两端的市内配套交通,通过建设地铁、旅游集散中心、出租车停靠点等,实现城际铁路与市内交通的对接,为游客提供引导和服务,缩短游客到站后的等候时间。在综合推进合淮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的进程中,要加快实现信息通道的对接。目前,合肥、淮南都在加快建设大数据“智慧城市”,加快推进旅游数据、标准的无障碍对接,形成旅游信息流在两市政府、企业、游客等之间及时畅通。

(五)多元推进招商引资融通联动。近年来,淮南市旅游局策划设计了很多旅游项目,但遭遇投融资瓶颈,一些好的旅游项目无法落地。淮南市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资金问题,形成企业投资为主体,财政、信贷、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淮南市每年有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有包含文化、旅游等在内的20亿元的专项基金,下一步,通过财政出一部分、企业捐一部分、社会筹一部分等方式,专门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旅游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等。同时按照淮南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确定招商重点,采取片区招商、定向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登门招商“五位一体”的招商模式。主要做到:一是合淮将两市旅游项目打包,联合招商,淮南更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合肥的旅游招商中,借合肥的区位及资源吸引客商。二是淮南应积极寻求合肥的客商到淮南投资。三是在招商过程中,淮南市应争取合肥市给淮南项目以支持,把在合肥投资旅游产业的商家吸引到淮南来,两市互相采取同城化待遇,即在合肥投资的商家在淮南也拥有同等的待遇,在淮南投资的商家在合肥也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以打通投资商在淮投资的最后一公里。

(六)突出增强对合肥客源吸引力。合淮两市属1小时交通圈,交通便利,合肥市民到淮南旅游的交通障碍基本清除。推进合淮旅游一体化重点是积极对接合肥旅游,努力放大淮南的资源优势,策划包装好和合肥互补的旅游线路,把合肥居民和到合肥的公务、商务群体作为淮南旅游的客源。充分利用合淮便捷的交通优势,发挥合肥与淮南各自的旅游目的地优势,增强两地居民异地“同城”旅游的意识,把淮南打造成合肥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吸引合肥市民到淮南旅游,除了淮南市自身“修炼内功”提升旅游景区的容量和质量外,重点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主要包括:通过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的营销宣传加大对合肥市民的宣传;进一步了解合肥市民对淮南旅游的意愿,有针对性的打造旅游景点、景区;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渠道加大对合肥市的宣传力度,针对合肥市民推出与合肥有差异的旅游吸引物;淮南举办旅游节庆等大型旅游活动时要加大对合肥市宣传,并推出针对合肥市民的相关优惠活动。合肥市民到淮南旅游多是自驾游、自由行,淮南应加大对当前自驾游、自由行旅游的研究,推出适合自驾游、自由行的旅游活动,配套相关旅游服务。

利用大数据对产业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管理,是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必要手段。淮南应利用现已建设的大数据中心平台,建立旅游行业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为旅游部门推进景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通过大数据了解用户画像、掌握游客行为和偏好,提供有效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满意度,增强对合肥本地及入境游客的吸引力。

(七)全面深化体制机制对接。合淮旅游联动发展,必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一是加快编制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如厦漳泉三市2012年就编制了《厦漳泉大都市旅游同城化专项规划》,合淮应抓紧编制《合淮旅游协同发展五年规划》,完成旅游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为保障这一规划的落实,还应建立合淮同城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话沟通、交流和协调,共同解决好需要协调和衔接的问题;并对两市的旅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并完善旅游市场分工体系,建立旅游公共经济代表制度,确定区域利益代言人,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商定对策,以解决区域的利益矛盾和市场争端。二是建立一体化的游客满意度保障制度,提供区内优质旅游企业信息,为广大旅游者提供公共旅游资讯服务。在餐饮、住宿、购物、信息、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区域性标准,实现旅游服务标准的区域一体化。两市旅游行业管理协议要推进旅游质量监督、旅游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的全面合作,落实异地管理协同办案制度,联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三是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合淮地区除区域内的游客互为客源外,应推进合淮区内客源市场一体化。合肥是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大量游客以合肥为集散中心向皖南、皖北扩散,淮南应借助这一交通枢纽,与旅行社对接,将到合肥的客源吸引到淮南来。四是旅游市场营销的一体化。绘制一张合淮区域旅游地图,将合淮两地的旅游景点(区)、旅游线路手绘出来,并发布电子版。合淮应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形象,将合淮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统一包装,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产品线路。统一制作旅游网站、旅游地图和旅游产品宣传册,通过多种媒体相互宣传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企业等,共同发布旅游信息,联合参加国内外重要旅游展览会,共同拓展旅游市场。合淮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点应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共同开展针对整个区域的旅游咨询活动。两地举办的大型活动应增加旅游项目,互相推送,共同宣传,借助大型活动带动两地旅游发展。

 

 

课题组组成:

顾问:王正明(淮南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组长:凌宏彬(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淮南市田家庵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成员:陆  耿(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

丁胡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副调研员)

        张心悦  刘和远    琴(淮南师范学院教师)

 

 

 

 

 

本文原载于《发展研究》(准印证号:皖L04-0052018年第2

申明: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作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淮南师范学院课题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