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思维强措施助推扶贫攻坚

2018-04-28 08:15 点击数: 来源: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字体:

 

扶贫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不仅要给予扶贫对象以经济帮助,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他们的脱贫能力,通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使其掌握生存技能,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现实中,有些扶贫户自身健康但生活贫困。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只注重简单耕种肤浅管理,不注重方法,不讲究质量,以致收效甚微;二是扶贫户顾虑多、不自信、怕担风险,甚至还有等、靠、要等依赖思想。

如果扶贫工作人员以填喂式的扶贫手段,一味地把钱、财、物塞进扶贫户手中,不仅容易使扶贫户养成依赖心理和懒惰习惯,而且还对日后彻底拔掉穷根极为不利。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维定势,改进方式方法,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选择好脱贫攻坚正确路径,探索适合当地脱贫的可行方案,努力拓展扶贫渠道,推动扶贫攻坚不断取得新成效,让贫困群众有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获得感。

一、创新思维,绽放扶贫脱贫智慧之花

有效推进脱贫攻坚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克服“惯性思维”和本地思维,要勇于创新,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啃下硬骨头

(一)善用资源,推陈出新。虽然脱贫方法越多越好,但也因地因人而异,这是一个不断寻求新方法、积累新经验的探索过程,关键是找对符合自身特点的新路子。善于利用、开发有限资源也是一项重要的脱贫技能。比如,一些地方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创新扶贫开发手段,通过打造智慧扶贫云平台,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增强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要立足实际,力争在整合资源要素、搭建创新载体、提升扶贫实效上取得更大突破。

(二)转换思路,破解难题。思路对于解决脱贫攻坚的难题十分重要。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基于一个基本的路子,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脱贫也如此,脱贫之前都得思考如何脱贫、如何安排、如何见效等;脱贫的路子考虑好了,脱贫之路就会不蔓不枝、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如果有好的脱贫方法,我们不能被动接收而是要吸取其中的精髓,主动地去思考去转换。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转变思路,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方式创新,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三)巧换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巧换在于一个字,巧在那里呢?就是在理解把握他人脱贫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分寸,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在适当肯定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搬照用,不仅不会起到良好作用甚至导致严重错误。脱贫方法往往决定脱贫成功与否,脱贫工作者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地帮助每个贫困户制定一个切合实际有效管用的致富计划。

二、开拓路径,助力脱贫攻坚行稳致远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唯有努力。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决定了脱贫攻坚务必坚定长远目标不松劲,不断增添新方法、新举措、新动力,确保脱贫工作行稳致远。

(一)扶贫先扶志,切实做好扶贫户的思想工作。要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从思想上站起来,鼓足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唤醒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勤劳致富光荣,等、靠、要、懒为耻的思想;另一方面要从具体家庭实际情况入手,因户制宜,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分析贫困原因,脱贫优势、潜力和增收渠道,帮他们想办法找出路,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引导到勤劳致富的路子上来,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思想。

(二)治贫要重教,实施教育扶贫行动,阻断贫困代际相传。通过技术培训帮助扶贫户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脱贫技能,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贫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效率。平时还要引导扶贫户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用到日常劳作中,激发他们脱贫的兴趣,充分调动其脱贫积极性,培养其独立脱贫的能力,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以便更好实现脱贫。

(三)脱贫靠授技,要注重教授扶贫户发家致富的本领。比如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贫困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收。需要搞养殖的,就为他们提供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喜欢种植蘑菇的,就积极联系食用菌技术人员开展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教他们如何翻菌棒、控制菌棚温度、搞好管理。注意协调扶贫户抱团取暖,不要单打独斗,最好形成产业规模。对回乡创业人员还可以实施扶贫小额信贷、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光伏扶贫、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

(四)攻坚须持久,要注重宣传实现全体人民精诚团结。实现脱贫攻坚非一日之功,要加大扶贫攻坚宣传力度,壮大扶贫队伍。大力宣传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传扶贫成就和脱贫致富典型,以及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力求让广大老百姓家喻户晓,以此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发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提高广大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进行社会动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心聚力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潘集区民政局

 

 


本文原载于《发展研究》(准印证号:皖L04-0052018年第2


申明: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作者:李 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