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淮南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思考

2018-04-28 08:15 点击数: 来源: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字体: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近年来,淮南文艺创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成绩,但也依然存在共性的问题。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艺创作的“高原”

(一)文艺创作政策更加有力。在省、市两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文艺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旗队员们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着力繁荣创作生产,提升精品打造能力,大力推动文艺创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二)文艺创作基础更加坚实。一是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坚实基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硬件条件基本改善,文艺社团蓬勃发展,展示平台更加多元。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文艺创作活动,淮南电视台制作的《淮南文化人》系列节目,不仅弘扬了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也大力推动文学艺术的普及,积极培育有利于文艺创作发展的肥沃土壤。三是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举办红色诗歌征集和优秀文艺作品展演,举办首届淮南曲艺大赛,首届“最美淮南人”主题微电影大赛,坚持“双百”方针,使得文艺工作氛围日益浓厚,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文艺创作环境。四是各类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开展为艺术创作提供展示舞台。仅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组织开展各类节庆文化活动就有216场(次)。根据工作部署,2018年全省将继续开展“文艺进基层”、送戏进万村送戏进校园好戏大家看等演出。

(三)文艺创作成果更加丰硕

全市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劳动,创作出了大型花鼓灯风情歌舞剧《淮调》、《凤凰台》、《瞧这帮鼓架子》、《俏媳妇》、《千里长淮一条线》、《淮河汉子》等一批艺术精品,多次获得国家“群星奖”、“荷花奖”,创作原创舞台剧《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推剧《永幸河》、《鸡毛蒜皮》、《凤桥明月》、《镇长买梨》。其中,推剧《镇长买梨》获得“全国群文系统文艺作品选集优秀作品奖(最高奖)”;凤台县推剧团《凤桥明月》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鸡毛蒜皮》入选2017年“戏曲创作孵化计划”。

大型动画系列片《淮南子传奇》,获2011年度中国动画学会"美猴奖"最佳动画系列连续片奖。淮南本土首部原创动漫作品《豆宝云游记》参加日本东京电影节。《汉娃漫游淮南子》系列漫画丛书荣获第三届安徽省动漫大赛“优秀漫画作品奖”。 淮南本土动漫《风生水起之24节气的故事》荣获安徽省第四届动漫大赛影视动画类“金喜鹊杯铜奖”。

由淮南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牛肉汤微电影《淮南牛肉汤》展示了淮南的民俗风情和餐饮文化,同时也推动了淮南微电影发展。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毛集实验区农民作家梁金才创作的反映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淮上游击队》,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淮南画院画家王光明、耿广春共同创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入选“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2014年,淮南画院启动“淮南画家画淮南”书画创作工程,目前已完成花鸟篇。

(四)淮南少儿艺术创作

淮南少儿艺术在安徽被誉为继黄梅戏、花鼓灯后的第三大“文化现象”。 1998年,少儿歌舞《对花》在全国获奖后,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1999年,小学生美术作品《树上的宫殿》获全国邮票设计大赛优秀奖;2002年,舞蹈《向前冲》作为仅有的少儿节目列入“盛世华章”全国精品舞蹈展演;2003年,7个节目进京参加全国少儿春节联欢晚会,被媒体誉为“淮南娃娃进京闹新春”。一大批少儿精品节目先后在全国“蒲公英奖”、“小荷风采奖”、少儿戏剧“小梅花奖”、国际少儿艺术节等文艺演出和比赛中摘金夺银,并多次应邀赴美、法、日等国和港、澳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11年淮南少儿艺术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唯一的少儿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07年至2011年,淮南市承办了三届中国国际少儿艺术节,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少儿艺术爱好者、教育工作者和界内专家等来淮交流、学习、培训,形成经济集聚效应。

二、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的文艺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对比我省其他兄弟地市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来说还有差距,文艺事业的发展依旧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足。比如蚌埠、马鞍山推出大型民族舞剧《大禹》、《李白》亮相国家大剧院,安庆推出了黄梅戏《大清名相》获国字号戏剧大奖——曹禺剧本奖,皖北地区艺术发展也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相比之下,淮南曾经的艺术“高峰”——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发展却遭遇瓶颈,少有精品涌现,出现了人才队伍老化、流失,缺少展示平台,缺乏政策引领等问题:

(一)对艺术创作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一些地方对讲话精神的学习不深入、文件政策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对艺术创作的重视程度还远未达到应有的位置。个别县区对当前创作形势的认识不到位,发展站位不高、工作视野狭窄,缺少对重大关键题材的政治敏感,缺少对一流精品的执着追求,极大限制了打造精品的能力。同时,创作单位对作品打造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对剧本的储备不足,还处在急用现抓的层次,很难获取好的作品进行深度打造。

(二)对艺术创作的创新力度不够,版权意识不强。长期的“重经济,轻文化”思想让不少人忽视了文化在城市综合竞争力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本土文艺创新能力的后劲不足。“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认识根深蒂固,没有考虑到如何接地气,联系我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文艺创新。我市的文艺创作视角往往受限于传统形式,缺乏创新力和科学引导,集体创作往往就事论事,少了些深度和高度,版权的归属问题模糊不清,使得重点推出文艺精品和文化名人的力度不够强劲。

(三)文艺创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投入经费不足导致艺术创作工作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甚至停滞不前的局面。究其根源,一是投入渠道单一,大部分都是依赖政府拨款。二是文艺作品回报率低,市场投资积极性不高。文艺创作机制不够完善。各类文艺工作者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不同岗位,一直依靠有关主管部门去“协调、联络、服务”,同时也缺乏激励机制,没有调动起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

(四)文艺创作人才“短板”问题持续存在。虽然近年来也在积极培养青年艺术人才,但能够称为“艺术家”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还很少。专业结构很不合理,现有艺术人才以演员、演奏员为主,编剧、导演、舞美设计、音乐唱腔设计等高端创作人才非常稀缺,灯光、服装、道具、化妆等舞台技术人员相对短缺。不少管理者仍然延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懂艺术、会管理、通市场、善经营的院团负责人还很紧缺,院团发展难有大的突破。文艺理论建设比较滞后,熟悉全市艺术创作情况、引领艺术创作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人才还非常稀缺。这些现象在市直和各县区普遍存在,亟需改进。

三、对策和建议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规律,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时代新要求,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一)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重要指示精神,把稳艺术创作的政治性、方向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解决艺术创作中一系列问题的客观需要,必须继续抓好、持续深化。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艺创作的文件政策。各艺术创作单位要提升思想境界,站在时代前沿,紧扣时代脉搏,勇开风气之先,创作一批弘扬主旋律、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

(二)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坚持艺术创作的创新性。今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今后几年,还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时间节点。要围绕这些时间节点,精心遴选创作主题、深入开掘呈现角度、深度构思作品立意,切实抓好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创作工作。

(三)建立健全促进文艺创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多渠道发展文艺创作工作,把财政扶持、公益性资助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多轮驱动,全面发展。提高文艺创作版权意识,厘清文艺作品版权,坚决抵制盗版、抄袭。完善评论研讨机制,成立文艺评论家协会,大力发展文艺评论、创作研究,以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和鉴赏。建议省市财政部门将文艺作品创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引入考核机制,对纳入财政预算的创作单位进行年终考核。鼓励、引导国有、民营剧院团提高艺术创作水准,积极投入市场化运作。

(四)振兴淮南曾经的艺术“高峰”——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近两年,我市少儿京剧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舞台绽放异彩;花鼓灯艺术在国内外频繁亮相。这也得益于我市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有基础,底子好。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时代艺术发展的良机,重新振兴淮南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一是成立高规格的艺术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市直文化部门、县区政府部门牵头,教育、人事等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机构。二是利用即将建成的淮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搭建艺术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创新和市场化运作,利用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的优势,架起合作桥梁,聚合优质资源,助力筑巢引凤,加快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发展。三是做好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延长少儿艺术和花鼓灯艺术的生命活力,确保淮南艺术的“高峰”一直耸立。

(五)大力加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调动自有人才的积极性,成立淮南市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一是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各领域、各专业、各年龄段优秀人才集中学习培训活动。二是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艺术学校联系与合作,支持中青年人才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创作能力;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与联系,积极创建特色学校,让舞蹈、戏剧、书法、合唱、剪纸等少儿艺术在校园遍地开花。三是利用省文化厅在建立全省文化艺术人才信息库的契机,搜集整合全市文化艺术人才信息,借鉴浙江丽水模式,成立淮南市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为专家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经费,发挥老一辈文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延续辉煌。

 

作者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本文原载于《发展研究》(准印证号:皖L04-0052018年第2

申明: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作者:刘同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