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河之滨,那熠熠闪光的千年窑魂

2017-03-31 16:22 点击数: 来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字体:

 

一盏暖暖的黄,升腾着缕缕热气,炭火正红,铜炉鼎沸。茶圣陆羽端详良久,品评良久,品出了人间烟火的味道。于是,寿州黄瓷耀世登场,成为唐代七大瓷器品类之一。

经历千年窑火的煅烧,古镇上窑披着耀眼的金色,琉璃的世界从窑河码头一线延伸,居民小院,那残缸断缶砌就的矮墙,构成窑镇别致的风景。而上窑陶瓷,经车载船运,乃至贩夫走卒的肩挑车驮,走进墟里村落,千家万户。有人说,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上窑陶瓷。窑镇人子孙相继,传承着悠久的窑魂神话。

1

清光绪初年,捻子造反和太平天国起事云散烟消,水路运输恢复畅通,一度消失的木帆船重现淮河。初夏时节,数艘木帆船首尾相继驶进窑河。在劲风的推送下,鼓满的帆像一面面惹眼的旗帜,一时间打破了水面的平静。正午时分,临河的人家,一些端着粗瓷海碗的大人孩子,或坐在门前的石板上,或倚着门框张望着正在靠近的木帆船,脸上写满喜悦。

船至窑开。半山坡上,欢快的烟雾窜出龙窑的烟囱,弥散在空中。窑镇沸腾了,孩子风一般地走街串巷,窑户们纷纷操起营生,因战乱而日渐凋敝的窑火兴旺起来,河岸上堆积成山的盆盆罐罐龙缸罈瓮等被迅速装进船舱。劲风之中,木帆船满载而去。窑镇人的生活节奏再一次快了起来。

千百年来,窑镇人赖以生存的主要营生是窑业。窑镇背山面水,清清洛水汇流而下,直奔洛涧。窑镇地近淮河,受淮水顶托和滩涂湿地的作用,洛水至此流速骤减,涧深水阔,岸壁陡峭,巨厚的黄土白垩堆积岸畔。远古时期,人们采集黄土烧制土陶,渔猎于此,生息繁衍,薪火相传。朝代的更替和人口的播迁没有熄灭窑火,随着淮水的泛涨,土陶制品深埋涧底;窑镇以自己的方式顽强地延续着生命的华章。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术占领寿春自称“仲家”皇帝,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淮河两岸赤地千里。三国鼎立之际,曹魏几度兴兵南下,淮南地区成为曹魏的驻屯之地。军屯组织取代原有的聚落,制陶业因此而兴旺起来。西晋政权的建立,社会趋于安定,一条官道途经窑山连接众多城镇,窑镇兼有水陆交通便利,人烟辐辏渐成走集。无奈好景不长,晋怀帝司马炽南渡长江,淮河流域再次陷入战争泥潭。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皇帝苻坚挥师南下,东晋针锋相对,淝水之战一触即发。前秦先锋苻融派遣大将梁成进抵洛涧,东晋派出增援部队迅速抵达,淝水之战的前哨战在此上演。前秦五万强兵占据窑镇,依托洛涧窑山的有利地形严阵以待,东晋派出五千精锐,在北府兵悍将刘牢之的率领下奋勇迎敌。飞矢如蝗挡住了东晋精锐的冲杀,却不能阻挡北府兵驰援的决心。在强攻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刘牢之分兵夜袭,一举突破敌阵斩杀梁成,前秦五万强兵群龙无首,顿时成为溃兵。

涧深水寒。刘牢之的北府兵为奇袭敌营付出惨痛代价,而前秦溃兵付出的代价更为惨烈。刘牢之的北府兵突入敌阵刀砍马踏,前秦溃兵争相逃命纷纷落水,死伤大半。东晋以五千之众大败前秦五万强兵,首战告捷。由于前秦五万大军的蹂躏,窑镇再次成为废墟。

此战之后,窑镇赢得一个新的名字:秦墟。直到千年之后,窑镇父老谈及此事还深感哀痛。“秦墟晋代已成集”,窑镇父老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历史故事。

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呈现出梯次推进的特征。大批中原地区移民进入淮南,窑镇丰富的瓷土资源令陶瓷匠人停下脚步。那些纯净的垩土在雨水冲刷下出露于深涧沟壑,沉积于沟沟壑壑的釉料,在陶瓷匠人的眼里是何等珍贵;窑山草木葱茏,更有大片荒芜的土地,茂草齐胸,树木驳杂,薪炭无虞。这些陶瓷匠人因地制宜建成简单的土窑,“博泥为埴”,依山而樵,一批生活用瓷被烧制出来。这些带有典型中原文化特色的产品开启了寿州窑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古发现证明,寿州窑大规模烧制于南北朝时期,经历了由烧制白瓷制品向黄瓷的嬗递,南北朝中晚期形成的寿州窑瓷器,带有中原文化痕迹。正是南北文化的相互交融,逐渐形成寿州窑特有的文化风貌。安定的环境和生活的改善,陶瓷艺人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制作工艺日臻精细,出现了四系六系八系罐等制作精美的系列产品。

经过隋代的发展,寿州窑完成了从白瓷(青瓷)到黄瓷的蜕变。大唐王朝的建立,开创了盛世景观,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寿州窑规模不断扩大。以尊贵的暖黄色为代表的寿州瓷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独树一帜的瓷器品类。茶圣陆羽在其编著的《茶经》中,把寿州黄瓷归为一类:“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陆羽《茶经·四之器》)陆羽为自古品茶第一人,在当世已负盛名。若非自成一家,断难得到陆羽的品鉴。这一时期,尚无官窑一说,寿州黄瓷浑厚温润的特质,恰如其分地彰显了盛唐气象,成为江淮第一瓷品。

遥想当年,窑镇瓷土资源取之不尽,山林榛莽可供采伐。依托天时地利,土窑迤逦于绵长的河畔,窑镇人伐薪积炭,斫土滤釉,建窑烧瓷。每一座窑场周边,形制不同,大小不一的瓷坯井然有序,各种烧制成形的瓷器整齐地码垛在河畔。岸上,窑火映照着窑工赤红色的脸,汗滴无息;河下,船家手执长篙撑起一艘艘满载瓷器的木船,往来穿梭,舳舻有声。窑镇的生活一如这平静的河水,寒来暑往,沉淀着悠远的故事。寿州窑在岁月的故事中不断成长,窑场扩展到周边地区,遍及淮南地区。时至今日,高塘湖畔,窑河岸边,寿州窑址星罗棋布,散落的瓷片窑具比比皆是,迤逦可达数公里之长。而高窑、余家沟、馆嘴孜、东小湾、松树林等处,窑址清晰可辨,为寿州窑遗址保护区。198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名单;2001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史之乱”之后,节度使割据局面开始形成。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与中原地区的宣武节度使朱温相互攻伐,社会失序,传统的运销通道因战火而阻断。随着大唐王朝的没落,社会审美情趣发生转变,朴厚的寿州窑难以与长江以南精美的青瓷、黄河流域细腻的白瓷相抗衡,窑火渐熄,窑工生存难以为继,纷纷远走他乡。寿州窑经过300多年的繁荣之后终于怅憾谢幕。

专业考古文献记述: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发展兴盛于隋代以及唐朝中期,衰落于晚唐。它融合了南北文化特色,彰显了盛唐文化的特征而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寿州黄瓷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闪耀着独有的光辉。

大宋王朝推崇精致,首开官窑先例,寿州黄瓷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之中。随着大明王朝的定鼎,沉寂400多年的窑火再度点燃。洪武初年,来自苏州宜兴一带的制陶匠人徙居淮南。这些世代从事制陶业的工匠像当年的中原移民一样,为这里的随处可见的高岭土和紫砂土所吸引,他们建窑采薪,利用优质粘土烧制陶器,很快博得市场青睐。悠久的窑火以新的方式重新燃起窑镇的希望,制陶业者纷纷云集,窑镇制陶业开始兴盛。

制陶业的兴盛并非偶然。凤阳是朱元璋的故乡,经过元末的多次洗劫,朱明王朝建立之后,凤阳府所在的淮河流域赤地千里,人烟渐绝。大明王朝建立之后,采取大规模移民政策,从长江黄河流域迁入大量人口充实凤阳。大规模移民的到来,生产生活器物是日常所需。另一方面,凤阳府是明中都所在地,朱元璋下令召集大批军民工匠,持续8年兴建规模宏大的中都城。各地为兴建中都城而精心烧制的砖瓦水陆继进,商贾匠吏往来不绝。在兴建中都城的带动下,一批达官贵胄纷纷在中都城外营建宅第,一时间,凤阳府举国瞩目。人口的大规模云集直接导致生产生活用品需求量剧增,为上窑陶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窑镇从业者不失时机,建窑制陶,为皇家中都城烧制出一批精美的“龙缸”,产品知名度迅速提升,上窑陶器声名远播,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中都城罢建以及“靖难之变”,上窑制陶业结束了大规模扩张阶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各家窑场潜心钻研技艺,精心烧造出一批胎质细腻釉色饱满的陶器制品,上窑“龙缸”制作技术更趋成熟,形成大小配套的系列产品,广受青睐。在工匠们的努力下,许多大容量的日常生活器皿烧制成功,建筑用陶也应运而生,金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辉。

经过明代的稳步发展,上窑制陶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大件陶瓷制品的不断创烧,各窑场对窑炉窑具进行改造,普遍追求大空间大容量。新建的窑炉不再是往日的团窑(圆窑),而是具有更大装载空间的龙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龙窑烧制技术日臻完善,上窑陶器以其独具特色的面貌享誉江淮,取代寿州瓷再现江湖。

清代,上窑制陶业持续发展,陶瓷业带动了窑镇的繁荣。客商往来,舟车络绎。客栈、茶馆、南北货、日杂店纷纷兴起,官道两侧成为市井,市井不断扩展而成为十字大街,一条条各有特色的巷道与大街相连,毛石、片石、窑淋、缸垫、残次品等垒砌而成的石墙成为特色风景。随着制陶业规模的扩大,船家承担运输脚夫负责搬运的格局逐步形成。窑镇成为各色人等谋生的去处。此间,乌鸦山下,群窑竞逐,十数条龙窑在烟雾蒸腾中由河岸迤逦伸展至山脚,再爬升至山坡,远远望去真的就是一条条吞火喷烟的巨龙,颇为壮观。

受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和捻子起义影响,沿淮地区圩寨纷起,商旅裹足,运输受阻,市场急剧收缩,大量货品积压,上窑制陶业受到重创。但是,窑火不熄,依靠贩夫走卒的肩挑马驮,小件日用制品行销于远近城乡,顽强地保持着制陶业的尊严。

清末至民国,上窑制陶业维持着既有规模,烧制技艺有所创新,上窑金缸品牌享誉依旧。窑火传承着不变的生活方式,帆船往来,鸡鸣犬吠。驿传的马蹄不紧不慢地敲击着石板路,孩童的笑声穿街过巷,几个浣衣的女子就着清澈的河水挥舞着棒槌,笑声洒满河面。随着一声“开窑喽!”的吆喝声,窑工们便忙活开来,一件件晶亮的陶器如新生的婴孩一般被请出窑炉,搬运陶器的汉子早已码起一排排缸垛。随着独轮车的吱呀声,陶制品被搬运上船,鼓满风帆的船缓缓驶出,只把桅杆留在窑镇人的视线里。

从远古走来,窑镇人烧制土陶,渔猎樵耕,生息繁衍,在原始文明的背景下薪火相传。当寿州窑耀世登场之际,远离兵燹的人们,早把战争的故事沉入河底,用汗水和辛劳创造出独树一帜的文明符号。而上窑陶器的琉璃色继承了窑火文明的底蕴,营造出另一番繁荣景象,也把千年窑火的色泽推向新的炽烈。千百年来,上窑悠久的窑文化底色,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焕发出新的荣光。新一代的传承人,在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创新,再续辉煌!

2

人类文明注定是一个探索发现和交流融合的发展过程。窑山洛水之间的人们在生息繁衍中不断拓展视野,发现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也对窑山洛水发生兴趣,并发现了这里的生存方式。隋唐之际,窑镇陶瓷业的发达,既体现中原文明的底色,又融入江南文明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寿州黄釉瓷,流播于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作为一个重要的文明符号,得到广泛关注。

盛唐时代的大一统创造了货尽其流的营商环境,寿州瓷走出窑炉,沿着蜿蜒的洛涧,飘入淮河,飘进长江黄河,进入万千百姓家,也进入名人雅士的书斋。茶圣陆羽的书斋里,寿州瓷静静地端坐案头,接受茶圣挑剔眼光的审视。

“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是茶圣陆羽淡泊心性的写照。从楚国故地到烟雨江南,陆羽的一生与茶结缘,集布衣与名士于一身,皆因茶与瓷。在他简朴的书斋里,青郁的越州瓷,洁白的邢州瓷,酱褐色的洪州瓷,以及与越州瓷相类似的鼎州瓷、婺州瓷、岳州瓷等等,次第参差,琳琅满目。这里是一个瓷的世界,而端庄朴厚,器形丰满,色泽圆润,雍容大气的寿州黄瓷十分显眼地摆放在他的案头。

夕阳斜照,茶香氤氲,陆羽端详良久,敦厚的黄瓷实在是爱不释手。阅瓷无数的茶圣,知道黄色所蕴含的高贵气象,更知道高温黄瓷唯寿州独享。面对盘碗盏壶瓶,他的目光许久地停留在那些厚实明快的釉色上,这饱满的暖黄色如同一层层堆积而成,它不炫目,不张扬,不单一。细加分辨,几乎可以透过色温看到分明的层次,厚实均匀,莹润包孕其中。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温润的质感透过暖色别具风味。它那色泽莹润的高光总是与通体的暖黄形成自然过渡,如同器物因年久而形成的自然包浆。“鳝鱼黄!”是呵,可不就是那自然界的精灵流动的暖黄!

红泥小炉炭火正红,沸茶升腾而起缕缕雾气。陆羽捧起一只茶碗细加端详,厚实的胎质从它的重量上可以得到研判。轻触轻叩,没有越州瓷那样的清脆,相比较而言他更喜欢越瓷的清脆,而寿州瓷雍容的气度自成一格。陆羽斟满一杯茶,捻须品啜良久,踱步来到窗前。窗外,满目青山,这比邻寺庙的小院十分幽静,成为品茗鉴瓷的好地方。一生热爱自然的陆羽正在撰写《茶经》,暖黄色的寿州瓷独具品味,将煮沸的茶汤注入碗内,呈现出微微的紫色。品茶讲究色香味,这是世人普遍的标准。寿州瓷的温润是十分独特的,沉稳大气的风格,符合大唐盛世包孕天下的审美观,单就瓷品本身来说,令人称道。然而,作为茶具以及通行的品评标准来说,寿州瓷似乎无法与越州和岳州的青瓷相比。陆羽就汤色在茶具中的反应写道:“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因为越瓷青而茶色绿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

在茶圣眼里,品茶与品瓷终究还是有所不同,汤色悦目是品茶者的追求,而品瓷自有独特的标准。陆羽熟知寿州黄瓷的历史,它经历了由白釉向黄釉的嬗变,脱胎于中原白瓷又兼收南方青瓷元素,独具特色。暖黄色,温润质朴,厚实而富变化,由淡黄到明黄再到酱黄,涵盖了所有的黄色基调,形成黄瓷系列。其中的上品鳝鱼黄,莹润有致,妙趣天成。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尊贵的地位,只有在开明开放的大唐盛世才有它的生存空间,寿州黄瓷是当世著名的七大瓷品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品类。从文献记载到考古发现,寿州瓷的前世今生,迷幻色彩牵动着无数人为之执着探寻。让我们回到考古的历史现场,直观地感受一下寿州瓷在它的诞生地被发现时的情境。

1962年2 月,安徽省淮南市考古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踏访上窑。年关将近,缸瓦遍布的窑镇沉浸在一片忙碌之中。窑河湾的管嘴孜,屡经水涨水枯的滩头,瓦砾成堆。有着丰富田野调查经验的考古人员被这些成堆的瓦砾所吸引,驻足四望,这里人烟寂寥,村落稀疏。管嘴孜滩头,水涨时悉数没于水下,只有冬季水枯才会出露。如此大规模的瓦砾场,一定有它形成的原因。翻开冻土,剥去覆于表面那些轻薄的瓦片,一些胎质粗厚釉色斑驳的陶瓷残片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一行人围拢过来,仔细地探寻掩藏在瓦砾堆之下的秘密。

考古人员此来的目的是探寻寿州窑秘踪。文献所载,唐代七大瓷窑之一的寿州窑尘封于历史既久,种种迹象表明,古镇上窑极有可能是窑场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一件件残片被收拢在一起:黄釉瓷残片、厚实的平底碗足、罐系、壶嘴等等,越往下挖,残片堆积越多,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地指向寿州窑。当考古人员在现场找到了匣钵三岔支钉等窑具残件的时候,即刻引起一阵惊喜: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寿州窑遗址呵!

这一惊世发现令人欢欣鼓舞,他们顾不上天寒地冻,纷纷拨开冻土,拣起一件件附着泥土的残瓷,像抽丝剥茧一般,寿州窑神秘的面纱被一层层揭起。在管嘴孜,考古工作者现场发现青灰釉碗、青釉盘口壶、青釉球腹罐、青釉高足杯、青绿釉豆等大量残片。除此之外,还发现一片背面模印龙纹,并有匠人“李信”署名的完整青釉瓷砖。这次田野考古发现,揭开考古学界认知寿州窑的序幕。50多年后的今天,寿州窑的发现者之一年届九旬的淮南市博物馆原馆长周墨兵老先生仍然记忆犹新,兴奋不已。他说,寿州窑的发现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是难忘的经历,也是历史给自己的最大奖赏。

寿州窑窑址的发现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考古发现则印证了管嘴孜考古发现的价值。19737月,安徽省博物馆在合肥西郊五里岗发掘一座隋开皇六年(586年)的古墓;19843月,安徽省博物馆又在合肥西郊七里墩发掘一座隋开皇三年(583年)的古墓。两座古墓出土大量的碗、盏、盘口壶、四系罐等随葬器物,均为寿州窑产品。在下江地区也屡有寿州窑产品被发现,这些发现证明,唐代寿州窑产品在江淮地区行销范围广泛,是生产生活必需品。

继管嘴孜之后,多次的田野调查相继展开,在上窑镇的东小湾、松树林、上窑医院住院部、余家岗等处陆续发现寿州窑遗址。通过野田调查,有关寿州窑的窑场、窑形、窑具、陶瓷品种等,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被揭示出来。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寿州窑的田野调查从未中断,淮南上窑镇是寿州窑集中分布地,周边的凤阳县武店一带也有寿州窑遗址的分布,淮南市淮河两岸,从东到西均发现寿州窑窑址,寿县境内窑口集也有寿州窑址被发现。总体上看,寿州窑址在淮南地区呈现出沿淮河分布的特点。大规模窑址的发现,证明了寿州窑全盛时期产销两旺的历史情境。

“寿州瓷黄”是茶圣陆羽给寿州瓷贴上的最显著标签。唐代的寿州黄瓷行销江淮,远达长江下游以及黄河流域,是七大瓷窑之一,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全方位考察寿州瓷,黄瓷是其主要特色,但寿州黄瓷的诞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出土产品最早可以溯及南陈(557年—589年)。经历隋代的发展与蜕变,唐代达到全盛,晚唐时期逐步式微。从创烧到逐步退出市场,经历了300余年。早期寿州窑继承了北方青釉瓷特点,以青、文青、绿青、青微黄、黄绿等构成青釉系列,呈现出北方文化为主兼受南朝文化影响的特征。隋代,寿州窑瓷器经历了由青釉向黄釉的演变,由微黄向暖黄嬗递,是寿州窑产品的重要过渡时期。唐代,寿州窑瓷品在暖黄基调上全面发展,形成了由明黄至酱黄乃至酱紫的黄瓷系列。

寿州窑产品主要为日用器皿,早期生产碗、盘、盏、壶、罐等品种,四系罐、盘口壶为早期寿州窑标准器形,颇有影响。唐代中期,寿州窑的日用产品种类得到发展,主要有碗、盘、壶、杯、盆、瓶、罐、钵、盏和枕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了日用陶瓷外,增加了文具陶瓷、玩具陶瓷、生产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等不同品类。文具用瓷主要有瓷砚、水盂和笔筒、水注等;玩具用瓷主要有靴形口哨,流传民间千余年,至今民间仍时有所见;生产用瓷主要有纺轮、碾轮等;建筑用瓷主要有瓷瓦、瓷砖、筒瓦、瓦当、瓦底和板瓦等;工艺用瓷主要有瓷猪、瓷狗、瓷马、瓷象、瓷鹰等。

寿州窑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形态,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北人南迁移民潮中,来自中原地区的陶瓷匠人因地制宜烧制陶瓷,釉色白中带青,承载了中原文明的印记。随着南北分疆格局的形成,社会相对安定,南北文化逐步交融,南方陶瓷的精巧对寿州瓷产生明显影响,也把文化融合的特征固化在陶瓷作品中。盛唐文化崇尚雍容大气,质朴简约,这一文化符号在有唐一代的寿州黄瓷作品中一以贯之,从而形成了寿州瓷胎质厚重釉色饱满器形简约的文化特色。

3

淮南地区的黄土白垩自有真性情,窑工们“搏泥为埴”,利用自然地形依山傍水建起一座座圆形窑炉,烧制日用器皿。一座圆窑便是一户工场:泥料,就地采掘;柴草,俯拾即是;窑前,是一片开阔地,制坯晾晒就近完成,待烧制的坯件整齐地码放在窑炉一侧;紧临洛水的一侧,烧制完成的盆盆罐罐叠放在一起,等待装船外运。一座圆窑便是一户窑工的家园,这样的窑场一字形排列在洛水岸畔,蔚为大观。

圆形窑炉是唐代寿州窑最为典型的制式。根据地形特点,圆窑或半潜于地下,或平起于地面,形如馒头,俗称“马蹄窑”或“馒头窑”。上窑背依窑山面临洛水,众多溪涧汇入洛水,受长期冲积作用,近水则地势低平,背山皆为缓坡,窑工因地制宜,洛水岸畔形成窑场,窑场生产出精美的寿州瓷,窑镇便呈现出烟笼洛水的独特景观。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圆窑的世界并不单调,匠人的智慧在一座座馒头窑中精彩纷呈。馒头窑穹形中空,炉膛在前,烟囱置后,火道居中。经过风干处理的素坯,有序地码垛于窑室,经过烟火的淬炼,形成坚固耐用的成品。为了提高烧成率,减少残次品,窑工们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窑炉进行雕琢,通过增设导流孔改造烟道等方式,把早期的直焰窑巧妙地改造成倒焰窑。在气流的引导下,整个窑室充满炽烈火焰,既能充分利用热量,又能保持炉温的恒定。进入唐代以后,倒焰窑逐渐成为主流。

寿州黄瓷日渐走俏的同时,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窑工们开始使用匣钵、支托、支钉、支棒等辅助窑具。烟火的熏染固然可以使产品出现出乎意料的变化,但柴草的灰烬也容易沾染器物表面,影响釉色的美观。同时,产品叠烧过程中,窑温控制是个技术活,稍有不慎则因窑温过高出现烧结融化粘连或倒塌等,容易导致产品大量报废。于是,窑工们用耐火土制成匣钵,将产品装入匣钵内层层叠放,既可以隔绝沾染,又能提高炉膛的容量。匣钵是辅助工具,根据产品的形体要求设计制作,可大可小,形制不一。匣钵配合支托、支钉、支棒等窑具的广泛使用,炉膛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焰流更趋稳定,催生了一大批造形优雅色彩莹润色温饱满,令人爱不释手的精品陶瓷。

正是精品寿州黄瓷引来茶圣羡艳的目光,终使寿州黄瓷登临大雅之堂,成为耀世名瓷。赭色粘土遍布窑山,泥土中的矿物质经过雨水的滤渗进入溪涧,沉淀于下游的回水湾,与那些石英砂等聚合在一起。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些常见的淤泥,而在窑工看来,它们是真正的宝贝——不可多得的天然釉料,俗称“湾釉”。正是这独有的天然釉料,经过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实践,形成寿州瓷最为显著的特征。

早期的寿州瓷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器形敦实,品类不多。随后,在南朝文化影响下,部分产品器形偏于颀秀。这一时期,釉色白中泛青,或青色呈微黄,整体上属于青釉系列。是时,匠人继承中原传统,施釉较薄。由于釉料成分中石英质偏高,出窑之后遇冷呈现“开片”现象。通常,施釉部位为产品沿口及胸腹,下腹部以及足底部分并不施釉,即俗称的“半釉”。烧制过程中,由于施釉偏于稀薄,器物表面偶尔会出现滴釉现象。

唐代以后,寿州窑产品种类迅速增多,受到大唐文明的影响,器形日益多样化,饱满厚重的特点日益呈现。陶瓷匠人经过实践,开发利用天然釉料,逐步完成了黄釉瓷的烧制技术。沉积于溪涧静水之处的天然釉料,俯拾即是,工匠们调制成饱和度比较高的釉浆,碗盘之属小件产品通体施釉,体形稍大的坛罐壶等,外施满釉,内腹采用“荡釉”手法,内外皆施釉。由于釉浆浓度高,产品挂釉饱满,个别产品呈现出淋釉现象。而大多数成品烧制之后,釉色层次丰富,具有天然质感。

晚期寿州瓷未能保持纯正明快的黄釉特点,器形也偏于粗厚。究其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引发全国性的动荡,各地藩镇割据一方,兵燹相继,从根本上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根基,生计艰难,饥民流离失所,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与占据河南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相互攻伐,水运不畅,导致窑业日渐萧条,工匠无心经营,产品质量全面下降。加之经年累月采伐,上窑山薪炭难以为继。俗话说“一座窑,十里焦”,何况连片的寿州窑窑场持续生产200多年呢!抑或许,经过200多年的开采,天然湾釉资源已近枯竭,产品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地使用“山釉”的缘故。

鼎盛时期的寿州黄瓷,展现出大唐盛世的文化自信。但从创烧开始,常用的妆饰手法也见于寿州窑产品,主要是纹饰和化装土化妆。

早期的寿州窑生产规模不大,窑业经营者为赢得市场而重视产品装饰。是时,制坯完成后,修饰处理是一道工序,专业工匠使用各种纹饰手法进行妆饰,常见的有弦纹戳印纹划纹等。弦纹分为凸弦纹与凹弦纹,在产品表面形成不同的妆饰效果。隋代寿州窑产品妆饰以凹弦纹凸弦纹和篦划纹为基础,又以凹弦纹比较多见。工匠在日常用品的沿口、颈部或腹部刻划二至三周纤细弦纹作为妆饰。而大件产品往往采用凸弦纹,如隋代盘口壶,颈部饰有一至三周带棱角的凸弦纹,粗壮有力,为隋代寿州窑产品的标志性妆饰。

除了弦纹之外,戳印也是妆饰手法之一,工匠采用不同的戳印工具在产品表面戳印出点状、单圆圈、双圆圈,或是莲瓣、梅花、缠枝花、团花、玉兰、松叶等纹饰图案,有的呈现对称分布,有的则交叉排列,通常组成两方连续图案,显现出较高的妆饰艺术水平。

纹饰是不同窑场产品的标志。纹饰的出现给了工匠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根据纹饰工匠的艺术水平和表现习惯,出现了不同的组合。有的产品被弦纹分割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纹饰手法和图案,颇具艺术匠心。通常,大口盘高足盘等广口器物多用篦划纹妆饰,常常以连续的弧纹形成水波纹饰,辅以两周或三周的凹弦纹组成图案,简约而生动。隋末唐初,寿州窑产品妆饰渐趋简约,出现网状绳纹妆饰和釉下贴饰等工艺。

进入盛唐时期,寿州窑规模持续扩大,产品行销江淮。此时的黄釉瓷产品火候十足,经久耐用,通常不加纹饰,而以釉色著称。也有部分工匠进一步发展了贴饰技艺,根据产品的用途分别进行个性化妆饰。瓷枕是唐代流行的生活用品,也是寿州窑常见的产品,通常制作精致。为了博得人们的喜爱,工匠们在加工制作时采用贴花和漏花工艺进行妆饰。贴花工艺,是将剪纸贴花图案敷于釉上进行二次焙烧,成品后留下贴饰图案。漏花工艺,是在施釉之前将剪纸图案贴在素坯上,施釉之后揭去剪纸,焙烧后产品表面留下清晰的图案,常见的有蝴蝶、菊花、团花、葡萄、松叶等。

另有一类釉下着色妆饰,常用于小口罐瓶类摆件上。工匠于素坯上绘出褐色纹饰,经过焙烧,产品表面呈现出相应图案。这种釉下彩工艺为后世广泛使用。

寿州窑产品胎质厚重,表面相对粗糙。为了提高妆饰效果,工匠们普遍采用化装土对素坯进行妆饰处理。化装土是经过特殊制作富含瓷土的泥浆,粘着性强,表面粗糙的胎经化装土处理之后可以有效掩饰瑕疵,施釉烧成之后,可收釉色饱满纯正之效。

4

瓷器,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寿州瓷也不例外。寿州窑瓷器主要是生活用品,碗盏盘壶罐是基本种类。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把寿州窑产品与其它著名窑口产品相比较,可以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无论是青瓷还是黄瓷,都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是淮南人民的骄傲。

寿州窑的问世是文化交融的结晶。东晋开始的人口大播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陶瓷工匠带来中原地区的陶瓷技艺。南陈时期,由于北魏的衰落,江南相对安定,经济呈现出繁荣局面。陈宣帝执政之时,出现了短暂的“文宣政局”,这是寿州窑创制的历史背景。考古发现表明,南陈时期寿州窑已经创烧。经过隋代的发展与演变,唐代的寿州黄瓷大行于道,成为时尚。唐王朝建立之后,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国内兵革不兴,寿州作为淮南道治下的通衢大邑,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影响力很大。在江淮地区,寿州瓷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凡有炊烟的地方皆有黄瓷。寿州黄瓷不仅行销于淮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都有它的身影。而一代又一代的制瓷工匠利用独有的釉料,把黄瓷烧制工艺推向鼎盛。寿州窑,成为标志性的窑口,寿州瓷,则成为标志性的文化产品。

寿州瓷经历了由青向黄的嬗变,从品种类别的变化可以看出,继承与创新是一条不变的法则。南北朝时期,寿州窑产品主要是碗杯壶高足盘罐等,青瓷,是时产品胎质细润,做工考究。碗杯钵罐壶均为平底,高足盘呈喇叭状,中空,存世产品不多,但颇具代表性。这一时期的产品,兼受南北文化影响的特征明显。

隋代继承了南北朝寿州瓷的特征而有所发展,产品种类有所增加,主要有碗盏高足盘罐壶奁盒钵等,青瓷系列,呈现出向黄瓷嬗递的特征。是时产品胎泥偏粗,色泽灰白。碗盏等产品依旧平底,少数略内凹。

唐代寿州瓷在器形上继承了隋代产品特征,种类有新的发展,黄瓷釉色渐趋饱满。是时,深受南方文化影响的高足盘退出历史,更为贴近人民生活的产品增多,主要有碗盏瓶罐注子枕水盂工艺品等。到唐代中叶,寿州窑达到鼎盛,产品种类又有增加,出现了生产类瓷器,如方形铺地砖筒瓦瓦当长形雕龙装饰等。

这一时期寿州瓷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碗口轩敞,瓶口内敛,罐类圆融,壶类简约。与隋代相比较,碗类产品腹略浅,器形略大。水盂类小而精美,瓶类器物较小,敛口,小腹。工艺品较为小巧,以马猪狗猴等单体为多,造型粗犷古朴,颇具神韵。唐代中期为寿州窑鼎盛时期,产品有碗盏枕注子水盂瓶杯工艺品,是时,碗类产品种类较多,总体上内施满釉,外施半釉,底足露胎。碗分为浅腹深腹两类,浅腹类碗广口,碗壁微曲,造型潇洒;深腹类碗则形制较大,制作精美,釉色温润如玉,胎质较为细腻。茶盏是寿州瓷中精品,广口小足,造型美观,烧制精美,釉色匀和,雅致大方,茶圣陆羽为之倾心,爱不释手。罐类品种增加,不仅有高唇器形,圆唇敛口圆唇直口均有所见。注子为喇叭形口,长颈,溜肩,平底,颈肩部一侧有带状执柄,另一侧贴多棱形短流,内施满釉,外施半釉,底部露胎。枕为小长方形,中微凹。杯为小口直壁深腹,内施满釉,外部施釉到底,底足露胎。钵为敛口深腹平足,内施满釉,外施半釉,足底露胎。有少量偏大型器物,一般为缩颈小口小底收腹,造型别有风味。

寿州窑早期青瓷受到南北文化的共同作用,与北方瓷器同中有异,存世品种不多。隋代,寿州窑产品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地接受南方文化影响。以鸡首壶盘口壶高足盘为代表,为寿州青瓷的标准器。

青瓷贴花罐。南朝南陈寿州窑产品,高22.5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9.5厘米,1982年寿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直口,鼓腹,平底,肩置八系。器胎为灰白色,胎体厚重,釉淡,青中泛黄,积釉处呈青褐色,器内满釉。器外施釉不及底,罐下部有流釉形成的腊泪痕,釉面玻璃质感强,且有细小开片,通体用两道凸弦纹相隔,形成三层图案,第一组肩部饰八只莲蓬和八朵花纹交错排列围贴一周,中间一圈为十只奔跑状的幼虎和十个莲蓬相交排列,下层是菩提等植物纹样。采用堆雕和粘贴等技法装饰,模印贴花,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犹如浮雕作品,粗犷庄重,体现了六朝青瓷的杰出成就。

鸡首壶。又称龙柄鸡首壶。造型修长挺拔,外形俊朗,制作工艺复杂,属于高档生活用瓷,通常用于盛酒。淮南市博物馆藏有两件龙柄鸡首壶,其一身高46.7厘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寿州瓷鸡首壶。壶身呈流线型,颈部颀秀挺拔,盘口外展,龙柄厚实,鸡首惟妙惟肖。既有很好的实用性,又有很高的审美意趣。另一件身高31厘米,鸡首与龙首的塑造写实入微,体现了细节工夫。鸡首壶原型出自南方窑口,寿州窑加以借鉴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无论是器形还是装饰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展现了工匠的制作水平和审美意趣。

盘口壶。造型流畅,制作考究,釉色饱满,为生活用瓷器,多用于盛水或盛酒。盘口壶是隋代寿州窑最为常见的器物。大型盘口壶一般在颈部饰两道方形凸起弦纹,增加质感,为隋代寿州窑产品特有符号。合肥市文物管理所收藏一件青釉盘口壶,高47.2厘米,釉色青中泛绿黄,釉面玻化程度高,光可鉴人,充分显示了隋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中型盘口壶是寿州窑常见器物,制作精美,装饰别致。蚌埠市博物馆藏有隋代中型寿州窑盘口壶,壶系下端戳印一圈团花纹,亦属寿州窑早期常见的戳花妆饰。

高足盘。生活用器皿,或用于呈放供品。常见高足盘一般为10厘米左右,大盘口直壁,下部为喇叭状足。足的高矮是其形制变化的主要特征。长丰县文物管理所藏有隋代莲花纹大高足盘,器形优雅,妆饰精美。南北朝时期以来,佛教文化得到较快传播,莲花纹高足盘当属呈供所用。唐代寿州窑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生活领域,碗盘罐壶类遍及江淮。淮南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寿州窑产品,省内博物馆也有收藏。较有代表性的黄釉瓷器主要有执壶瓷枕玩具等。执壶或称注子,是隋代鸡首壶盘口壶一类颀长高大器物的发展与演变。淮南市博物馆现藏52件执壶,圆形圆鼓形不等,一般呈现肩部丰满,腰下束的特点。而瓷枕玩具则是寿州瓷的新品种。

黄釉执壶。唐代寿州窑产品,高23.2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9.6厘米,1959年泗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执壶,唐代又称注子,是较为流行的一种酒具。喇叭口,短颈,鼓腹,八棱短嘴,双系,与嘴相对的一边置曲柄。寿州窑黄釉执壶除造型工整,制作精良外,其最具特色的是纯正的蜡黄釉色,光滑匀净,系寿州窑烧制的代表作品。这件黄釉执壶釉色之所以纯正莹润,十分美观,与施护胎釉有很大关系。护胎釉又称化妆土瓷衣。它是由白净细腻含铁量极少的瓷土配制而成。在瓷器入窑熔烧前,先将其施于胎体表面,然后再施表层釉,这种先上化妆土的技法,既可以掩盖胎料因杂质未除净而泛出的杂色黑点,又可以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的缺陷,提高釉色莹润和玻璃质感。寿州窑生产的黄釉瓷器都使用化妆土,再加上釉中含铁量适当,用氧化焰烧成。从淮南市博物馆所藏系列执壶的特征来看,寿州窑执壶口部富于变化,呈现出由唇口逐渐演变为喇叭口的过程。而在演变过程中,喇叭口沿上仍保留唇口特征,后期则演变为细长颈大喇叭口。寿州窑执壶的棱形流口是唐代寿州窑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瓷枕。瓷枕创烧于隋代,唐宋以后流行很广。唐代瓷枕形短体小。因瓷枕光洁细润,质坚清凉,是夏令寝卧佳品。瓷枕是寿州窑瓷器中形制釉色妆饰变化最为丰富的品种,也是寿州窑产品中工艺最讲究,最能体现寿州窑烧造工艺水平的一个品类。寿州窑瓷枕有箱形箱形委角半圆形委角腰圆形椭圆形长方束腰形元宝形以及动物肖形等。釉色分为黄釉黑釉酱红釉,其中黄釉瓷枕中的蜡黄釉玉米黄釉釉色纯正,仅见于寿州窑口,且十分少见。瓷枕胎骨较碗罐类器物更为致密,瓷枕底面通常施化装土,故而底部光滑细腻。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寿州窑黄釉瓷枕为箱形,枕面中部微凹。底留有一圆形通气孔,黄白色胎土上涂有一层化妆土,体表施晶莹透亮的黄釉,底未施釉。枕面中央印规整的菊花纹,器型典雅。唐代寿州窑多为素面,印有花纹的寿州窑瓷器极为珍贵。寿州窑几乎伴随着大唐的没落而走入历史。宋代官窑盛行,上行下效,社会普遍崇尚精巧,寿州黄瓷渐为人们淡忘。寿州窑,在沉寂中等待着重生的机缘。

5

对于上窑古镇来说,窑业的兴废总是与历史的烽烟相伴始终的。随着大明王朝的定鼎,上窑古镇迎来了新生,一批江南工匠随移民辗转上窑,就地取材,重燃窑火。史载:洪武年间,浙江人陈运成坦道建窑,烧造陶盎等器。历经战争的摧残,窑镇臻莽遍地,面目全非,唯有洛水汤汤,奔流不息。陈运成开辟道路,建立窑场,配合朝廷对中都府的大规模营建,再续窑火,也把寿州窑的历史传统延续下来,开辟了龙窑金缸时代。

据上窑缸厂干部沈德成回忆,上窑沈氏系明初由宜兴迁入,世代制陶。明初,制陶艺人建窑生产陶器。窑主选择背山面河的坡地开挖坑道建造窑炉,鼎盛时,一座规制巨大的窑炉,长百米左右,宽深各2米余,形成坑道窑,用以烧制缸坛盆罐等日用器皿。窑前为大片开阔地,俗称窑场,用于备料制坯晾晒等前端工序。成品则整齐地堆放于窑河岸边的堆场。明朝初立,百废待兴,来自南北的大批移民涌入凤阳府,急需生活器具,窑场昼夜兴工,大量陶器装船外运,商贾云集于此,一时间窑镇一片兴旺,市井红火。

窑镇抓住明初大移民的机缘,迅速崛起于窑山洛水之间。掘得第一桶金的从业者,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延长火道,加长窑身,提高窑炉的装载量。外埠从业者纷至沓来,选择合适场地建造新窑。各窑场形成比肩发展态势,莫邪山与乌鸦山之间,一座座龙窑由河岸向山坡爬升,烟火不绝。远远看去,犹如乌龙入山,成为一景。

龙窑的生产经营世代相继,在从明初至20世纪50年代的500余年间,龙窑从窑河岸畔不断向半山腰延伸,窑首至窑尾长可数百米,气势恢弘。龙窑坑道两侧用耐火砖砌至地面,由地面建一拱形盖。窑内每隔4尺建一个对称台凳,中间左右侧及窑室顶部均建有窑眼,坯体入窑后,以柴火烧制5060小时后停火,冷却出窑后即为成品。数百年间,窑镇逐渐形成几大窑主。杨氏位居窑户之首,拥有大小老虎窑,生产规模最大,家道殷实。其余鲍氏沈氏周氏孙氏等家族也分别拥有窑场,各领风骚。

龙窑窑壁坚固,窑室巨大,可以烧制各种大件产品。由于分段建成,前后相继,在火道布置火候把握气流引导等技术管理要求较高,没有出色的窑师,生产经营都难以为继。为了稳住窑师,各窑户之间明里暗里相互斗法,同时遴选合适的家族子弟悉心培养,以期占得先机,巩固生产经营优势。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聪慧好学者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特色,各家窑场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和独门绝技。杨锦堂是杨氏家族的著名窑师,在窑场摔打几十年,练得一身真功夫,听音观火,不差分毫。杨锦堂观火——一目了然。他只要往观火孔瞄一眼,便知窑温高低,产品成色如何,何时可以出窑。有杨锦堂坐镇,杨氏窑场产品质量稳定,生意兴隆。其它窑场各有特长,各显神通,把上窑的制陶业发扬光大。当然,这样的独门绝技不是凭空得到,杨锦堂因常年观火,一只眼永久失明,他的艰辛努力和牺牲也是超出常人的。

鼎盛时期,上窑乌鸦山下,十三座龙窑吞火吐烟,遮天蔽日,蔚为大观。窑火不熄换得万户炊烟。与窑业结缘是历史的选择,上窑山,上窑古镇,以这样的方式演绎着世代相继的生活方式。

经历明朝初年的快速发展,上窑制陶业稳定占据市场。是时,因大规模移民的到来,淮河流域人口骤增,日用陶瓷供不应求。各窑场昼夜兴工,以缸为主,兼烧坛盆罐壶钵等产品。釉色以黄青为主,也有少量酱釉和黑釉。

明初各窑场规模不大,设备简陋,所有产品均为手工制作,加上产品需求量大,产品相对粗糙,质量不高。明代中期以后,战争创伤得以修复,上窑制陶业遇到来自江南以及地方产品的竞争,简单粗糙的“大路货”已经没有出路,技术革新成为摆在窑镇制陶艺人面前的新课题。

提高产品质量也是窑镇制陶业者的追求,秉承数百年寿州窑历史传统,技术不是问题,必须从坯料选择窑炉改造釉料配制等环节更加用心。首先是选料,由于地势原因,雨水自上而下形成众多的溪涧冲沟,粘土出露于每一条溪涧冲沟的陡壁,在窑工眼里,这些分别被称作老泥红拌子白拌子的粘土都是宝贝。白拌子通常位于冲沟底部,是高纯度的高岭土,以此作为陶瓷筋料,则大件产品筋骨强壮,形体规整,不易变形。其次是改窑,龙窑属于直焰式窑炉,炉腔巨大,窑温不易控制,形体较大坯件常常因温度不均匀而出现生熟不等色度不纯等瑕疵。经过长期实践,窑工们在火道窑体上开凿不同的导流孔,有效控制火势,调节窑炉温度,改善烧成环境。再次是制釉,窑镇素有使用山釉与湾釉的传统,无论是山釉还是湾釉,不经提纯会在器物表面留下瑕疵,经过提纯的釉料粘性适中,附着力强,在器物表面分布均匀。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窑镇烧出第一炉器形饱满釉色匀净叩声响亮的精品缸。金缸出世,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奔走相告,抬着披红挂彩的金缸沿街走巷,安放于城隍庙前,供人观瞻,一时间,人头攒头,叩击声此起彼伏,洪钟一般的响声传遍整个窑镇。

缸是淮南日用陶主要产品,采用上窑老泥拌子山釉湾釉等原料,手工成型,有大缸肚缸皮子缸四缸五缸1号耐酸缸2号耐酸缸及透明酱缸等。从明初烧制至1955年,产品均系大口小底直沿,内施全釉,外施半釉,釉色有黄釉青釉不等,无图案装饰。技术提升带来良好的市场回报,上窑金缸名声大噪。因其历史悠久造型优美釉色鲜亮坚固耐用等特点受到市场追捧,进一步巩固了上窑陶瓷的市场地位。随后,缸坛罐盆瓮等日用陶瓷全部更新换代,产品远销长江黄河流域。

在制陶业的带动下,窑镇生产分工自然形成。采料砍柴运输,各色营生都围绕窑场展开。出窑时,那些窑工顾不得窑温尚存,一声喝采便抓起一只大缸,车载肩扛,把一件件成品运往堆场。独轮车穿街走巷,经年累月的辗轧,大街小巷的条石上均留下深深的辙印。那些性情开朗的搬运工,娴熟地推着独轮车举重若轻,顾不上烟尘满面,一边推车一边有滋有味地享用着烧饼油条,上坡下坎全凭一身力气。

明末兵连祸结,窑镇陶业再遭重创,但窑镇人守着祖业顽强坚守,窑火不熄。清初,又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窑业迎来又一轮发展机遇。上窑金缸凭着前人创出的品牌,一路通江达海,把一船船生活必需品销往千家万户。

是时,因为窑业发达,洛水之名已被窑河取代,其下游流经洛河街的部分尚且保留洛涧之名。各窑场生产的缸坛盆罐瓮,整齐地码垛在窑河岸边,静静地等待帆船的到来。与此同时,运销窑货的商贾常住窑镇,他们与窑主称兄道弟,讨价还价。质量是价格的基础,鉴别质量的高下同样需要过人的本领。“陈聋子”是窑镇著名的质量鉴定师,陈聋子真聋,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可那些坛坛罐罐,只要他轻轻一拍一叩,质量好坏当即可判。陈聋子耳聋心眼明亮,好货品好成色,童叟无欺。陈聋子号缸——一口价,窑主放心,商家服气。

枯水季节,窑河水浅,人称“灰溜沟子”,帆船进不来,只有小舢舨自由往返。大宗货品须得等到丰水季节。因此,冬春时节,窑河岸边,各种窑货堆积成山,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窑镇人的生活节奏是舒缓的慵懒的。而当窑河水满,立即呈现帆船林立的景象,霎时间,窑镇人的生活节奏便快了起来,河岸,人头攒动,装船的号子声震耳欲聋。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窑镇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们送往迎来,一批批窑货迤逦而去,河岸上成堆的货品不见了,期待着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前清名士沈昶亭撰文指出:“洛涧帆船林立,商贾云集,秦墟日进斗金。”

清代中期,制陶技术进一步提高,品种增多,除了传统的日用陶之外,出现了建筑陶园林陶,主要品种为兽头瓦当筒瓦绣墩以及哮天犬等。窑业兴旺发达,窑镇市井繁荣,城墙以及庙宇等公共建筑有所增加。

上窑金缸进入寻常百姓家,因其坚固耐用,子孙相继,成为传世财产。农耕时代,江淮百姓家无恒产者众多,而上窑金缸便成为主要的家庭财产之一。帆影连江的窑货运输场景把窑业的兴旺诠释得淋漓尽致。

清末民国初期,战乱相继,窑业经营惨淡。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据上窑,残害百姓,制陶艺人背井离乡,窑体厂房及泥矿无人管理,大多倒塌。日本投降后,窑镇人重整家园,恢复生产,但由于战乱不息,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至新中国成立时,仅有8家窑场开业经营,每户经营一条龙窑。是时,大多数窑场生计艰难,甚至半年仅能烧制一窑,只有杨氏家族因家道殷实,尚能维持正常经营。

新中国成立后,上窑镇窑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窑户响应政府互助合作的号召,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各窑户以资产入股,19544月成立“公私合营上窑缸厂”,有职工200余人。上窑缸厂统一生产经营,一时间呈现出供销两旺的热火景象。

龙窑窑室巨大,每皮(一皮约4尺)可容两球龙缸,中间装典子缸,顶部装肚缸,外加猪盆圆瓮等。因地势原因,窑体呈30度倾斜,烧成时,遇上风雨雪天气,窑温受到影响,管理技术要求很严苛,稍有不慎便容易出现倒窑和烧裂现象。加之上窑山连续采伐几成秃岭,政府营建林场植树造林,普通柴草燃值低,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龙窑弃烧,改烧圆窑。

圆窑有半倒焰窑和倒焰窑之分,使用煤炭为燃料。半倒焰窑结构简单,半成品入窑后,砌起窑门,在窑门处留出加煤口燃烧,火焰从燃烧室对面窑坑上的回烟道排出。烟囱和窑顶差不多高,烟道很短,热量损失大,产品合格率不高。1957年改烧倒焰窑。

倒焰窑增加导流孔,以气流引导火焰流向,火焰喷出后先上升到窑顶,再返回吸火孔,窑体内部火焰产生对流,产品平均受热,烧成温度高达1200℃,远远高出直焰窑和半倒焰窑,提高了产品质量,一等品率由2030%上升到4050%,最高上升到70%,合格率达到90%

为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并减轻劳动强度,上窑缸厂1972年改烧隧道窑。隧道窑属现代窑炉,24小时流水作业,可充分利用余热炕坯。隧道窑分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它依靠顶车将半成品用窑车定时从预热带逆着热气方向移动,烧成品进入冷却带,然后出窑。

建国初,上窑缸厂仍然以日用陶生产为主,主要产品为缸坛罐盆瓮等。1955年改手工成型为机械成型,龙缸相应改为苏式造型,敞口平底圆唇腹部微鼓,向下逐渐收缩。成型后外侧用木梆槌打成条形纹饰,内侧用圆形槌打印条形斑点纹饰,内外施全釉,多为酱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越来越高,塑料制品大行其道,传统缸产品销量锐减。1979年,上窑缸厂礼品缸系列产品研制成功,礼品缸材质考究,造型小巧,工艺精湛,制作细腻,采用二龙戏珠捏花装饰,外施金黄釉,内施淡绿釉,色泽鲜艳。1982年,上窑礼品缸进入上海口岸,在与长沙丁山泗洪三家龙缸竞争中,以胎质坚固,音质洪亮,破损率低取胜,进入国际市场,远销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中国港澳。礼品龙缸是上窑当代陶瓷制作水平的体现,也是上窑龙缸的绝世辉煌。此后,窑镇的制陶艺人在园林陶建筑陶工艺陶等领域不懈努力,创制出一批富有上窑特色的陶瓷制品。在市场法则的作用下,窑镇陶业终呈式微之势。

6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述说着古镇的荣光。寿州瓷黄是一曲传唱不废的史诗,龙窑金缸是一则催人奋进的神话,激励后人继承传统,再现辉煌。600多年的制陶史,在窑镇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穿行在窑镇的大街小巷,石头与琉璃色的缸瓦残片致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堵堵特色鲜明的墙垛。一些绿色的藤蔓自由地爬行在这些墙垛上,更显岁月沧桑。偶尔,一段龙窑的残墙在雨水的剥蚀下露出那些俗称“窑淋”的坚硬窑疙瘩,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仿佛又见熊熊炉火在炉膛中流淌。或许,它们便是那流韵的窑魂,在人们心头唤醒赤色火焰,以及千年荣光。

漫步窑镇,琉璃色中依稀可见一张张烟火炙烤的面孔,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成就了陶瓷业的辉煌。他们,活在窑镇人的记忆里,在茶余饭后的话题中栩栩如生。如今,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已负盛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崔怀伦、朱兆龙、许怀喜、鲍峰等一批寿州窑的继承人,同样没有忘记业界前辈的重托,他们心系寿州窑,锐意创新。或许,这便是窑工的性格,经历千年窑火的淬炼化作生生不息的窑魂。

传统的陶瓷产业风光不再,寿州窑遗址化作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窑技艺的传承人感受到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陶瓷艺人,面对工厂的倒闭,他们无力回天,崔怀伦朱兆龙等人游学于宜兴东莞等地,以自己的技艺闯出一片天地。崔怀伦在紫砂行业崭露头角,成为国家级工艺大师,并有自己的工作室。朱兆龙凭借出众的技能在东莞陶瓷业界一枝独秀,成为技术能人,成就个人的事业,在这里他们已经有了用武之地。然而,故乡的黄土白垩和山山水水牵动着他们的心,无论走到哪里,他们身上都有无法卸脱的包袱:仿佛寿州窑就背在自己的身上。为了这份责任,他们不约而同,毅然回乡,立志复兴寿州窑的荣光。崔怀伦创办寿州窑陶瓷研究所,以传统技法烧造出龙柄鸡首壶黄釉执壶等寿州窑传统产品。寿州窑技艺传承人沈德亮等人烧制出一大批寿州窑陶瓷产品,一时名声大振。千年寿州窑浴火重生的消息通过媒体的传播成为重磅新闻,传遍江淮。这是寿州窑浴火重光的序幕,经过市场大潮的磨洗,寿州窑的传承人各显精神,开启了继承创新的征程。

寿州瓷黄,这是最显著的文化符号。这一文化符号折射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它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陶瓷匠人为之奋斗的心血凝结。20世纪70年代,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在淮南潜心研究,深为寿州窑的传世佳作所折服。他的创作灵感被寿州窑所触发,创制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工艺瓷。以《斗牛》《睡狐》等为代表,其施釉手法深受寿州窑影响,饱满莹润而又富于变化。

朱兆龙是深受韩美林影响的陶瓷工艺大师,少年时期接受过韩美林的指导,系统学习了美术设计的基础理论及绘画技巧,从此与陶瓷工艺结缘,几十年如一日。是韩美林把他带入工艺美术世界,也是韩美林让他明白了艺术世界学无止境。为了提高工艺技能,1980年,他拜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艺术大师张钺先生门下,悉心学习彩塑技艺,随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学习深造。学成归来后,朱兆龙更加执着地埋头于生产一线,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创作出了一批陶艺作品。当辉煌的淮南陶瓷产业日渐式微之时,朱兆龙与大多数技术人员一样走上了游学的漂泊之路。在东莞,他的知识技能一鸣惊人,一家陶瓷公司延为上宾,成为这家公司的技术总监。随着视野的扩展,他接触到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陶瓷业界精英,目睹东莞现代陶瓷业的发展,心里放不下的还是他的寿州窑的梦想。于是,他谢绝高薪待遇,毅然回到淮南,筹建朱兆龙陶瓷艺术工作室。朱兆龙潜心探究寿州窑用料、釉质、制坯特点、烧成技法,再现传统工艺,烧制出惟妙惟肖的寿州黄瓷产品,造型古朴,胎质厚重,釉色饱满莹润,几可乱真。朱兆龙说,窑火与泥巴养育了自己,也形成了自己倔强的个性,作为窑工的后代,寿州窑是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苦心孤诣终于获得良好的回报,他的寿州瓷风格作品屡获大奖,独步天下,一批寿州窑风格产品同样赢得用户喜爱,在创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这期间,他个人也完成了由一个游学工艺师向工艺美术名人的过渡,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被延聘为江淮工艺美术研究院院士。2013年,他所创作的大型陶瓷艺术作品《窑魂》一举夺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窑魂》用极具冲击力的艺术造型和独特的艺术语汇,再现了寿州窑的历史荣光,令人沉思。这是中国工艺美术殿堂的最高奖项,唤醒人们对寿州窑历史研究的重视。

《窑魂》把寿州窑的文化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引起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关注,安徽省政府副省长谢广祥在这一作品前端详良久,对朱兆龙的艺术创作予以肯定。这是朱兆龙寿州窑陶瓷艺术的一个新飞跃。此后,他陆续烧制出深具寿州窑文化元素的《十二生肖》和《丝绸之路》,连续两次斩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实现“三连冠”。以寿州窑文化元素连获全国大奖,也激发了他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创作灵感,他仿制创烧的《楚大鼎》,精准地把握了这件稀世奇珍的灵魂,令人一见倾心。朱兆龙在工作室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淮南市兆龙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系列寿州窑品牌系列,成为深具艺术魅力的陶瓷艺术精品。2013年,中集邮公司中国邮币卡在线联合电信和邮政等部门,发起出版一套“和谐中华——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邮票电话卡纪念珍藏册”,首期入选的名家有黄永玉吴冠中范曾等20人,朱兆龙成为第一位入选的淮南人。《朱兆龙寿州窑陶瓷艺术邮票卡珍藏册》印制朱兆龙照片及《双龙尊》《四系罐》《衍》等陶艺作品14件(套),寿州窑首次荣登国家名片。朱兆龙以自己对寿州窑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弘扬之路。

与朱兆龙的苦心孤诣不同,淮南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崔怀伦走出了另一条研创之路。崔怀伦是土生土长的上窑人,窑火的熏染使他从小醉心于陶艺,孜孜不倦地追寻寿州窑文化的精髓。崔怀伦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陶瓷科班出身,在上窑缸厂关张之后,与大多数的陶瓷匠人一样走上了游学之路。他在宜兴操弄起紫砂,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制作出一批精美的紫砂作品,成为淮南市第一个省工艺美术师,跻身陶瓷大师行列。

凭借出色的技艺,崔怀伦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进而有了自己的公司,在紫砂陶领域如鱼得水。掘得第一桶金之后,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故乡的山水故乡的寿州窑。期间,他在淮南开办寿州窑陶瓷研究所。寿州窑陶瓷研究所制作出一大批寿州窑风格的陶瓷作品,其中《四系罐》《鸡首壶》《黄釉碗》等作品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参加安徽工艺美术精品展中屡获“金奖”。此间,寿州窑研究所试制成功一批仿古寿州窑作品,成为风靡一时的礼品瓷。

寿州窑研究所在仿制出从青釉到黄釉整个系列寿州瓷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寿州瓷黄为基础,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创意,开发出具有寿州窑风格同时充满现代感的黄瓷系列产品,明快的色泽,饱满的造型,赢得市场垂青,崔怀伦迅速布点生产,一批日用瓷陆续进入各地市场,并且远销海外。崔怀伦坦诚地说,自己生于上窑长于上窑,与泥巴打交道几十年,心中最大的牵挂是寿州窑。崔怀伦知道,好酒也怕巷子深。他始终把注意力盯住市场,在商品瓷开发上倾注精力。他在不显山不露水之中,创制出一批适销对路的黄釉瓷,既有杯盘碗盏等日用瓷器,也有小巧精致的工艺瓷。其中一款小巧可人的汽车饰品进入国际市场,成集装箱远销海外。崔怀伦深谙市场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此,他的试验摸索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而市场的回报是对他所付出心血的最好肯定。随着拓销渠道的建立,他响亮地提出了“盛世中国黄”的概念,为此他致力在上窑镇辟建陶瓷艺术品一条街,打造中国黄瓷生产基地和文化旅游中心。寿州窑研究所最大的使命就是推出黄瓷系列,让窑魂重光,让寿州瓷以崭新面貌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时代的新宠。

具有学院背景的许怀喜,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即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委会常务理事陶瓷艺术中心副秘书长,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所长,汉风陶瓷艺术研究所所长。2001年以来,多件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近年来,他的《融合》《寿州窑跳刀纹大盘系列》等陶瓷作品先后在中国陶瓷大展中国陶瓷艺术创意大展中斩获金银奖。

相对于崔怀伦朱兆龙而言,许怀喜是年轻的寿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他领衔创办的汉风陶瓷研究所主要从事寿州窑制陶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近年来,汉风陶瓷研究所运用高校平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致力于紫金陶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培养出一批系统理解寿州窑历史传承,熟悉寿州窑生产制作技法的专业人才,同时创制一批富有视角冲击力的作品。他的合作人鲍峰许怀君都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鲍峰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土生土长的上窑子弟,传承的是祖业,对家乡的泥土深具情感。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地精研寿州窑,具有丰富的陶瓷制作经验,多件作品在省工艺美术展中获奖。许怀君有一手陶瓷制作的绝活,而且善于经营组织,为紫金陶的市场拓销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很大成功。

紫金陶,是寿州窑新的衍生产品,具有器形饱满胎质细腻色泽纯正的特点。淮南地区是思想家的摇篮,当年老子在淮河流域弘扬道德文化,留下登山炼丹的传说。淮南王刘安好长生不老之术,在八公山炼制丹药终成豆腐。他们炼制仙丹的熏染,留下取之不竭的紫金砂。紫金陶的文化渊源便是缘于这样的传说,制作方法则继承了寿州窑工艺特色,利用淮南盛产的紫金砂为原料,继承传统而又有创新,其系列紫金陶产品打入首都商圈,赢得专家的肯定和市场的回报。

窑工出身的沈德亮,祖辈都是制陶艺人,他以技法娴熟深谙窑性成为寿州窑技艺传承人,多年来他奔走于上窑八公山,为寿州窑陶瓷技艺的传承与恢复而不遗余力,在天宝双遗研究所,他的陶瓷工场生产并陈列系列陶瓷作品,成为游人了解寿州窑的一个重要窗口。而胡庆久宗涛等一大批陶瓷业的继承人,也在为寿州窑的浴火重光而不懈努力。

烟火千秋,寿州窑是闪烁在历史天空的耀眼星座。窑魂流韵,寿州窑文化传承激励一代陶瓷艺人在探索,在追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寿州窑正以新的辉煌谱写盛世华章!

(本文历史文献参考了《淮南市志·陶瓷工业志》沈汗青先生主编《寿州窑》等)

(原载《淮南文艺》2017年第1期总第236期)

作者:姚尚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