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 >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号: 003051081/201907-18784 信息分类: 意见征集(面向部门)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其他,其他,其他,中文,其他 发文日期: 2019-07-10
发布机构: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9-07-10
生效时间: 2019-07-10 15:50:12 废止时间: 五年
称: 【部门征集】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征求《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号: 词:

【部门征集】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征求《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相关部门:

根据市政府领导意见,我局对《试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现再次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本周市领导将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单位意见。现将《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书面文字材料,盖单位盖章,待会议时带到会场。

联系人:李  军  联系电话(传真):6642113



淮南市民政局

2019年3月25日


全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省政府推动智慧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和省政府《全省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为民、便民、惠民、安民”为宗旨,以打造“设施智能、服务便捷、治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为目标,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类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耦合应用,着力推进社区基础设施标准化、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网络化、居民生活现代化、社区服务集成化,不断提高智能化、信息化给群众生活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原则。

1、需求导向,便民惠民。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要求,重点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事情入手,通过提升社区专业化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水准,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社区。

2、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营模式。

4、整合平台,资源共享。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推动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增强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三)工作目标。

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推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专业服务、公益服务、志愿服务等在社区相互促进融合,初步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治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社区智慧化。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大力推进社区互联网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和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普及光纤入户,扩大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面。完善应急通信系统,加快信息化平安淮南建设。到2020年,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兆比特/秒(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力争达到50兆比特/秒(Mbps)。

2、大力推进物联网等智能终端设备建设。扩大物联基础传感设备在社区治理及居民健康医疗管理领域的应用,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各相关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构建以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为核心,覆盖智能楼宇、智能停车、社区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健康医疗、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

3、大力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为社区配备数字化办公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办事。充分运用智能语音技术,加大智能安保机器人、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基于语音交互的自助服务机器人及远程健康医疗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提升全市智慧社区技术和产品应用水平。

(二)完善智慧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1、统筹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进一步打破平台壁垒,加快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账,建设社区工作统一“云桌面”,促进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与现有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消除信息和数据孤岛。

2、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规范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和共享标准建设,提升工作效率。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加快推进跨区域社区服务事项受理,实现跨区域通办,让“数据多跑腿,市民少跑腿”,打通居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3、深化社区网格化数字管理模式应用。按照以楼带房、以户带人、以人带事基本思路,对社区进行科学的网格划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畅通信息发现报告渠道,健全监督考评体系。依托已有的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社区综合管理系统,完善集人、地、物、组织于一体的网格化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实现社区网格化数字管理,提升社区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实现社区管理的无盲点、全覆盖。

(三)构建开放的社区服务综合体。

1、完善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以现有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为依托,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进一步完善集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社会组织、公益和志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为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公益和志愿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结合“数字江淮”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卫生、扶贫、文化、教育、气象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化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

2、推进社区健康服务智能化。加强“健康社区”建设,运用智能健康设备终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逐步为社区居民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库,为社区居民提供远程咨询、疾病会诊及医疗康复等健康医疗服务。针对老年群体特点,加大智慧养老设备、技术应用力度,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3、提升“平安社区”建设智能化水平。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社区安全管理事前预警、事中处置和事后分析提供支撑,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设安全防范综合应用平台,按需整合社区安全技术防范资源,对社区内公共区域安全技术防范设施进行标准化、一体化管理。规范和提升联网报警运营服务,引入社会化运营,为社区群众提供特色化、个性化安全服务。

三、重点项目

实施“3+X”重点项目,即实施3个基本项目,探索实施X 个创意项目。

3个基本项目分别为:

(一) 智慧政务项目

依据现有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为依托,建立统一的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目录清单编制工作,优化社区一口受理的服务事项,编制相应的实施清单。将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运行,进一步提升平台预约查询、在线受理、办理、反馈、并联审批、协同办理、物流快递、在线支付等应用水平。依托省统一支付平台、邮政EMS物流平台,逐步开通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缴费及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快递功能,并进一步扩展到手机端,让群众真正体验到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的便利性、实用性。探索区域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分批推出社区“一次办结”清单,实现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进一步完善电子证照和身份认证系统,健全自助服务功能,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社区综合窗口,提供线下认证和线上代办服务,打通网上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分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市民政局等单位配合)

(二)智慧治理项目

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建立市级网格化管理平台,在加强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基本模块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息采集、问题受理、处置反馈、考核评价等系统功能。完善网格员巡逻线路和定点签到、轨迹保存等功能,完善网格事项上传、分办等功能,确保网格服务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完善网格走访巡查机制和任务流转办理机制,进一步将日常工作数据引入对社区网格员的考评,如一口式受理工作的办结率,网格化管理的到位率,网格信息的更新频率,群众的满意度等。

(责任分工:市综治办牵头,市民政局等单位配合)

(三)智慧平安项目

以公安部门和综治部门“雪亮工程”和综治中心为依托,在小区进出口及重点部位安装闭路电视监控、公共设备监控、小区门禁管理、访客对讲、“门禁通”系统及电子巡更、周边防越报警等安全技防设备,探索利用APP、微信公众号、高清数字电视网络、人脸识别等系统应用,实现视频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网格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探索“物联网+”社区治理新模式,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社区大脑”,变巡查发现、群众举报发现为传感器报警,提高社会管理的精细度。

(责任分工:市公安局牵头,市综治办等单位配合)

X个创意项目分别如下:

(一)智慧党建项目

整合现有党建系统,按照宣传、管理、服务、监督、教育五大模块一体化平台进行顶层设计、分布实施、按需定制,实现党建信息动态即时共享,党组织基础数据全方位掌控,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全节点跟踪,全面收录基层党建先锋案例,搭建组织、党员、群众在线互动渠道,促进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强化,实现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

(责任分工: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民政局等单位配合)

(二)智慧养老项目

通过信息化手段为老年人提供远程看护、上门服务、安全预警等社区养老服务,重点是面向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信息服务,构建感知、服务、调度的三级服务体系,通过智能感知实现对老人信息的智能采集分析、也可通过服务呼叫终端触发服务请求,由调度中心调度社区服务机构向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 行动不便、走失、紧急求助等提供便捷通道,快速、畅通、安心的紧急求助服务,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责任分工:市民政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配合)

(三)智慧医疗项目

推进社区服务平台与全市各大医院服务平台对接,逐步完善预约挂号、缴费支付、报告查询等功能,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医指通”、“一号通”、“远程会诊”等设备,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检验、远程影像、双向转诊等惠民服务。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整合社区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公共卫生、签约服务等数据资源,加速推动健康医疗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利用,实现健康信息全网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高效、安全的智慧医疗服务。

(责任分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市民政局等单位配合)

(四)智慧物业项目

结合社区条件合理确定物联网发展定位,有序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社区物业管理相关领域创新应用实践。力争实现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覆盖社区主要应用场景,如人脸识别、声纹认证、智能门禁、防火防盗传感器等,形成社区物联网设备接入和集成标准,为大数据技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社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提供“智慧”设施支撑。将社区安防管理、物业管理、邻里社交等服务模块融合统一,包含可视对讲、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停车场、巡更、梯控、访客、消费等系统。实现各系统之间信息共享与协同,通过智能技术提升业主生活体验与生活品质,使物业运维管理更加便捷。

(责任分工: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市民政局等单位配合)

(五)智慧家庭项目

充分利用电视屏扎根居民家庭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双向网络、智能机顶盒、智能语音遥控等管端的持续完善,利用“一云多屏”技术实现电视屏、手机屏的大小屏互动,满足居民对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精神文化等信息需求,打造最接地气的民生服务平台,最优公共文化传播平台。

(责任分工: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安广网络淮南分公司建设)

(六)智慧协商项目

打造智慧议事协商平台,满足社区居民能在PC端或手机端随时随地登录的需要,设立如网上民主监督、网上民主议事、网上矛盾调处等模块,通过累计积分奖励的形式,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网上协商议事的积极性。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对“网络民意”进行记录和分析,为社区事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责任分工:市民政局牵头,市综治办等单位配合)

(七)智慧公益项目

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对公益志愿活动和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活动情况、团队建设进行全面管理。完善符合社区需要、彰显社区特色的公益服务信息系统,以便于管理服务志愿者和相关的团队活动,促进社区人力、财力、物力更好的分配利用和协调调度。开办社区网络微公益平台,由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社区微公益项目,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主动传播、主动认领、主动参与,扩大社区公益覆盖面。

(责任分工:市文明办牵头,市民政局等单位配合)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起步阶段(2019年6月底)。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规范信息使用。在学习借鉴首批2个省级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基础上,于2019年3月底前确定5个社区开展市级智慧社区试点,2019年6月底前试点工作实质性启动。

(二)稳步推进阶段(2019年7月—2020年6月)。扎实推进1个省级和5个市级智慧社区试点,总结梳理试点经验,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做准备。进一步完善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和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同步提升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三)推广提升阶段(2020年7月—2020年12月)。全面总结全市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制定我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力争社区所有公共服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同时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一领导和推进试点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领导小组,抽调专人具体负责和落实试点工作。市直相关部门要将试点工作列入本部门重要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主管科室,扎实推进和落实好具体工作。

(二)强化统筹协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纳入“数字江淮”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及时建立协调机制,合力推动智慧社区整体设计和系统实施工作,科学有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和居民服务的智能化、现代化水平。

(三)加大支持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有序参与有机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市和各县(区)均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使用中央和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大力支持智慧社区建设,提高政策资金叠加效益。

(四)加快人才培养。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20个学时,建设一支爱社区、会管理、善服务、懂技术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

(五)严格安全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强化各类数据资源的安全管理和防护,在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互通共享的同时,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防止居民个人信息和社区治理信息泄露,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