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 >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号: 003050505/201911-45922 信息分类: 上级政策解读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中年,公民,DOC,中文,其他 发文日期: 2019-11-27
发布机构: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生成日期: 2019-11-27
生效时间: 2019-11-27 10:52:48 废止时间:
称: 【领导解读】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号: 词: 政策解读

【领导解读】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近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王琼就市民关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行了解读。

      王琼: 针对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后粮食流通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有利于保证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条例》设计了总则、粮食经营、宏观调控、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6章共54条,重点突出了粮食经营者在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的行为规范。明确了粮食宏观调控手段和应急机制。同时,《条例》强化了粮食流通管理各个环节中的监督检查制度,规定了严格、具体的法律责任。 

      一、立法宗旨和法律地位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是: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维护粮食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该条例是专门管理粮食流通活动的行政法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 
      二、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促进公平竞争,打破地区封锁 
      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 
      (二)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 
      (三)降低市场门槛 
      除对粮食收购实行许可制度外,从事粮食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的粮食经营者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四)发挥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 
      粮食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在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 
      三、粮食收购管理 
      国家实行粮食收购许可制度,加强粮食收购许可后的监督管理,规范粮食收购市场。 
      (一)粮食收购许可的条件 
      收购粮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具备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 
      (二)粮食收购许可的程序 
      1.申请粮食收购许可,应当向与工商登记机关同级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资金、仓储设施、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等证明材料; 
      2.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3.取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粮食收购许可的,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粮食收购;已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要从事粮食收购活动,也应当取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粮食收购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营业范围登记,在经营范围中注明粮食收购; 
      4.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 
      (三)粮食收购经营者应承担的义务 
      1.收购粮食应当告知售粮者或者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的品种、质量标准和收购价格; 
      2.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3.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 
      4.不得接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委托代扣、代缴任何税、费和其他款项; 
      5.跨省收购粮食,应当向收购地和粮食收购者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报告粮食收购数量等有关情况; 
      6.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帐。 
      (四)收购粮食的金融支持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粮食收购者,银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提供收购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保证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以及政府调控用粮和其他政策性用粮的信贷资金需要,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粮食企业、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按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四、粮食质量和卫生管理 
保证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质量和卫生标准。(1)粮食收购者收购粮食,应当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2)粮食经营者使用的粮食仓储设施,应当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3)运输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运输的技术规范;(4)从事粮食加工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和卫生必备的加工条件;(5)销售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粮食质量、卫生标准。 
五、粮食流通统计和库存量的管理 
国家实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所有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应当建立粮食经营台帐,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粮食购进、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粮食经营者保留粮食经营台帐的期限不得少于3年。粮食经营者报送的基本数据和情况涉及商业秘密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有保密义务。 
粮食经营者应当承担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的义务。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最低和最高库存量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六、粮食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证粮食供应和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国家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一)建立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粮食储备制度,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必要时实行价格干预制度及对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监测和预警分析、供需抽查和信息发布制度。鼓励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以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购销一体化的粮食经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并在粮食运输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二)国家实施粮食应急机制,建立粮食应急体系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全国的粮食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辖区内的粮食应急预案。启动全国的粮食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启动省级粮食应急预案,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报告。粮食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粮食经营者必须按国家要求承担应急任务,服从国家统一安排和调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组织领导 
      1.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粮食的总量平衡、宏观调控和重要粮食品种的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 
      2.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导,监督有关粮食流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3.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有关的工作;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负责本地区粮食的总量平衡和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粮食流通有关的工作。 
      七、粮食流通监督检查 
      粮食流通监督管理是加强粮食市场管理、促进粮食有序流通的重要内容。粮食、工商、质检、卫生、价格等部门必须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粮食经营者必须予以配合。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条件》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要求对粮食收购资格进行核查。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可以进入粮食经营者经营场所检查粮食的库存量和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以及原粮卫生;检查粮食仓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查阅粮食经营者有关资料、凭证;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工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粮食流通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处理相应的违法违规行为。 
      八、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 
      1.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监督全国粮食流通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 
      2.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业指导。 
      3.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转变机制的基础上,在粮食流通中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应当积极收购粮食,做好政府委托的粮食收购和政策性用粮的购销工作。 
     九、法律责任 
      该条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粮食经营者违法行为,规定了严格、明确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