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开 > 市水利局 > 政策解读 > 部门解读
号: 003050193/202107-00019 信息分类: 部门解读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公民,DOC,中文 发文日期: 2021-07-06 16:49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1-07-06
生效时间: 2021-07-06 废止时间:
称: 【文字解读】淮南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 量:
号: 词: 解读

【文字解读】淮南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1-07-06 16:49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南市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五年。五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五年来,我市水利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著

五年来,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洪预案体系及抗旱水源调度预案体系,防洪抗旱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成功防御2018温比亚台风暴雨袭击和2020年淮河流域性洪水;有效应对2017年严重夏旱和20192020年秋春连旱,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水源科学调度,合理控制内河、湖泊、塘坝、水库水位,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始终保持适度蓄水,保障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全市小水库雨水情系统、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并投入使用。

(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五年来,开工建设了国家172项重大水利项目的引江济淮工程(淮南段)、淮干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寿县九里保庄圩加固工程以及唐山保庄圩工程。安徽省淮河流域西淝河等沿淮洼地应急(淮南片)工程、世行贷款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南片)工程、禹王(朱集、瓦埠湖)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泥河(架河、肖严湖、万小河、梁家湖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先后建成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进一步增强我市防洪减灾能力。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87.69亿元。

(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五年来,我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实施解决了未通水贫困村52个,部分通水贫困村62个,全面解决了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农村自来水人口107.46万人,凤台县尚塘水厂荣获2020年度全国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称号。更新改造小型泵站25527千瓦,新建、加固小型水闸99座,改造中小型灌区8个、9.9万亩,扩挖塘坝5363口,整治河沟404条,修复、新建机电井263眼,改造灌区末级渠系36.2万亩。完成2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实现全市范围重点中型灌区全部改造一遍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1.4亿元。

(四)水资源管理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五年来,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实行用水计划管理,健全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监管。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36.2%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55提高到2020年的0.565。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和节水型企业、单位建设。建成33家节水型企业(其中省级节水型企业20家、市级节水型企业13家),节水型高校1所。制定并发布了《淮南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淮南市人民政府第146号令),完成了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非法水源井关闭任务。编制并印发了《淮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5-2030)》《淮南市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淮南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方案》《国家节水行动安徽省实施计划淮南市实施细则》《淮南市十四五节约用水专项规划》等,完成寿县、凤台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五)河湖长制推进更加有力

在全省率先出台《淮南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印发《淮南市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出台河长会议、河长巡河、交办督办等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市级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市河长办、市检察院联合印发《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加强监督协作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的意见》,市河长办、市公安局联合印发《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全面建立河湖警长制的通知》。推行五老河长企业河长试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聘请4专家河长,对淮南市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独立、公平、客观的咨询和判断。全面完成市级重点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范围划定,开展全市河湖清四乱、淮河干流岸线专项整治、生态区域违法建设排查等各类行动,河道采砂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采砂公益诉讼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六)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

五年来,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完成95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编制完成《淮南市入河排污口整治及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淮南市河湖生态流量控制和健康评估》并推进实施。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编制完成并批复《淮南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年)》,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02个,市本级完成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2008万元。强化预防监督管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遏制。

(七)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开展社会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开工建设潘集区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潘集区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合理利用金融政策,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和专项债,解决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程等建设资金不足难题,促进工程建设实施。利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契机,成立淮南中安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构建水利投融资平台提供有效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行政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项目招标投标全面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开展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农民工资支付工作管理。深化水管单位体系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及水利确权划界,启动河湖体制创新试点,加强河道采砂、河湖管理监督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重大水事违法案件,执法监管能力得到加强。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二、未来五年水利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部署,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涉水事务管理等水利发展规划指标目标,防洪除涝、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修复、水利信息化等短板。扎实谋划新一轮一规四补,全力推进灾后水利建设;巩固提升水利脱贫攻坚成果,推进新一轮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快以淮河行蓄洪区调整改造、淮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淮河淮南段岸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为主要内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发挥河湖长牵头的制度优势,推动落实河湖长制六大任务,持续改善河湖管理面貌。 

(二)发展目标

2025年,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水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行业监管能力显著提升,水法治体系初步建立,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水利投融资机制逐步健全,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是水旱灾害防御。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防洪薄弱环节基本消除,防御洪水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大幅提高。持续推进淮河干流治理,加快推进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干堤淮南段基本实现达标提升;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提高排涝能力,沿淮重点洼地排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统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利工程在区域中的防洪、供水等作用,优化完善年度调度方案,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配置,指导受旱地区科学调水,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二是水资源配置。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0.8亿m3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20年下降16%15.5%,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节水型企业建成50个;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5;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10%,非常规水利用率达到25%,非农业用水计量率达到100%,大中型灌区渠首计量率达到100%

三是城乡供水保障。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9%

四是水生态保护。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得到遏制,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地下水与水量双控管理,基本遏制地下水超采。

五是现代水治理体系。河湖长制取得实效,完善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强化依法治水管水,水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行政执法能力持续提高。

六是智慧水利建设。2025年,初步建成全面支撑水利业务应用的大数据中心,水利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水利数字化、网络化和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全市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大幅提高,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利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水旱灾害防御。到2035年,全面完成我市淮河干流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行蓄洪区建设及其他洼地治理,基本建成淮河干流峡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中游综合治理等治淮骨干工程。建成肖严湖等沿淮洼地大中型泵站,重点区域排涝能力显著提升,防洪排涝短板基本补齐。实施完成淮河干堤淮南段达标建设、淮河干堤凤台段达标建设,提高城区防洪能力,全力打造淮河安澜。

城乡供水和水资源配置。2035年,建成引江济淮及二期工程,实施完成江淮分水岭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城乡供水能力得到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形成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局面,水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

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实施完成淮河岸线淮南主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主城区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地及入河排污口周边环境得到管控及改观。继续开展采煤沉陷区水系连通工程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力度,营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建成淮干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寿县九里保庄圩加固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淮干峡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洼地治理工程、安徽省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淮河干流堤防提升达标工程等。实施凤台县永幸河、寿县陡涧中心沟等中小河流治理,推进瓦埠湖、肖严湖等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快淮河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施淮南市主城区淮河沿线水环境治理,重点实施淮河南岸田家庵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瓦埠湖、高塘湖、焦岗湖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环境。加大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治理力度,加快凤台县、潘集区采煤沉陷区水系连通与综合治理。

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大力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供水工程规模进一步扩大,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加强,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水费收缴和维修养护经费进一步落实,水质检测体系更加健全,供水水质进一步提高,建设市、县两级供水工程信息化中心,努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建设,启动实施中型灌区项目建设,补齐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短板。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监督检查力度,达到监督检查全覆盖,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

四是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完善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实行节水评价制度;实施水资源承载能力分区管控,以市县为单元划定水资源超载地区、临界超载地区和不超载地区;优化调整用水结构。分级建立各类用水户用水计划,分级负责监控,加强用水过程管理,规范用水行为。建立开发节水调水监控平台,逐步实现节水调水在线监控和信息化管理。实施地下水位与水量双控管理,基本保持现状开采水平或略有降低,加大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力度,有效防止出现地下水超采区。开展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

(二)进一步强化各项监管,促进水利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江河湖泊监管。建立界线清晰、权责落实的河湖管理与保护体系。全面完成主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湖泊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完善各级河长办工作机制,督促各级河湖长和各级责任单位履职,形成河湖保护管理工作合力。建设清洁型、生态型河湖。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压实河湖长主体责任,协调调度各方科学施策、系统治理,统筹解决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等问题。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河湖治理与保护。发挥社会参与、民间监督的作用,推动河湖管护常态化。

二是强化水资源监管。加快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加快制定完善水资源监管标准,明确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量分配指标、生态流量管控指标等,建立节水标准定额管理体系。加强地方协调并积极配合完成国控二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控;完成市级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对已建成的监测站点,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日常巡查维护,水资源取用水监测站点故障率、系统数据上报率、数据完整率、数据及时率符合规范要求;列入重点监控名录全部纳入监控系统;加强水资源在线监控能力建设,严格用水户的取用水监管;开展水权交易,探索实行政府有偿出让水资源使用权。

三是强化水利工程监管。落实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建管机制,严格执行四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制度和监督机制,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总体可控、稳步提升。推进水利工程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抓好已建工程安全规范运行,开展工程管理现代化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水利工程招标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行为动态监管,引导市场主体履约守信,加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水利项目公示制度,形成多元化监督格局。建立水利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积极筹措管护经费,确保水利设施长久发挥效益。加强项目档案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是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以完善政策机制为重点,以严格责任追究为抓手,构建系统完善、权责明晰、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全面履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法定职责。建立行政审批、监督检查与行政执法协作联动机制,发挥信用体系约束、行业组织自律以及媒体和公众监督作用,推进水土保持监管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升监测和信息化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生产建设活动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减轻人为水土流失。

五是强化水利资金监管。全面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加强对资金规模大、涉及范围广、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水利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突出抓好中央和省级重大水利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健全水利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水利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推动水利资金整合,建立健全检查、抽查、验收、总结、考评等管理制度,对水利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

六是强化水行政事务监管。结合行政权力清单,合理划分各级事权,建立较为明晰的省、市、县区水利事权关系。积极推行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维修养护、技术服务等水利公共服务向市场购买,进一步明确购买水利公共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加强基层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强化水利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一专多能、服务高效的基层水利职工队伍。  

四、投资匡算

根据十四五期间水利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与建设任务,十四五水利投资共分为防洪提升、节水和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整治与水生态修复、行业能力建设等四大类。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测算,淮南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592.42亿元。按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划分,防洪提升工程302.96亿元,占51.14%,其中大江大河治理工程244.98亿元,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10.5亿元,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灾害治理、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水毁修复工程10.02亿元,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工程13.46亿,城乡防洪排涝能力建设24.0亿元。节水和水资源配置工程164.61亿元,占27.79%;水环境整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123.5亿元,占20.85%;行业能力建设工程1.35亿元,占0.23%

、工作举措

(一)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围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建设需要、基础条件等因素,组织专班加快推进全局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为工程建设实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落实工程建设资金。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利用水利融资政策,争取加大信贷资金投入规模,用好金融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保证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

(三)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严格工程建设四制管理,加强工程建设协调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四)强化各项监管。根据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江河湖泊、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资金、水行政事务等各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