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开 > 杨公镇 > 政策文件 > 本级政府文件
号: 003004285/202001-00001 信息分类: 本级政府文件
内容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其他,其他,中文,公示,民生工程 发文日期: 2019-12-30 16:32
发布机构: 杨公镇 生成日期: 2019-12-30 16:32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称: 谢家集区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量:
号: 词:

谢家集区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做好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农科函2019645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谢家集区地处淮南中部地区,西与八公山区和寿县交界,东与田家庵接壤,北与潘集区相连。境内属丘陵地形,辖区面积27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万亩。全区辖6个乡镇,56个行政村,总人口3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农村人均耕地1.77亩。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19元。

(二)农业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为优质水稻、小麦、蔬菜等。近年来我区大力组织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一大批优质高产水稻良种及配套技术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018年,全区水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优质稻谷品种占98%以上;小麦平均亩单产达450公斤。    

(三)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区政府于2008年制定了《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印发<谢家集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意见>和<谢家集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谢府〔2008〕41号),明确改革内容和工作要求,加快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区、乡(镇)村三级一体化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一是管理体制。区级设置畜牧兽医局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个。乡(镇)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6个、畜牧兽医站6个,共计12个(合署办公),实行“管理在区,服务在乡(镇)”的派驻制模式,“三权”(人、财、物)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管理。二是村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23名,每月财政补助300元/人。乡(镇)畜牧站、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并安排本乡(镇)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技术推广、防疫等。三是农技服务。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政府公益性推广机构,全区基层畜牧兽医管理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均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同时,区财政已安排工作经费。区乡镇两级推广体系拥有办公、化验和培训服务等房屋750余平方米。四是农技推广工作制度。制定了《谢家集区201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绩效考评办法》、服务网络图等农技推广工作制度,不断强化农技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奖惩机制,提升工作效能。

二、主要目标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不低于96%,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不低于75%。

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快速进村入户。一批支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质量安全、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不低于96%。

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基本健全。建设2-5个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使其成为集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农民培训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

农技推广信息化实现重大突破。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交流和业务指导,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比例不低于90%。将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示范主体培育等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线上动态展示和绩效管理。

农技推广队伍业务能力稳步提升。全区不低于1/3的基层农技人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重点培育7名左右知识全面、技能过硬、服务优良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在岗率超过95%。在农技人员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公益性与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融合发展、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设,改善工作条件,完善服务手段,充分履行公益性职能。建立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农技人员进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支持农业科研院校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农业科研教学人员以兼职、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技指导,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全方位的指导服务。

(二)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遴选一批业务能力较强、带动影响力较大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技能和实操水平,使其成为本地区本领域重大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骨干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优秀师资。支持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

(三)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培育。严格科技示范户遴选标准和程序,遴选技术能力较强、帮扶意愿较高的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以及示范带动效果好的种养大户遴选为科技示范户,推动农技服务适度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焦,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提高示范带动辐射效率。强化作用发挥,通过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示范主体科学种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对周边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农技员遴选2个有生产能力和技术需求、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作为服务对象。

(四)规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设长期稳定的“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农民教育培训等,将基地打造成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展示窗口和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的综合平台。规范基地运行管理,明确年度任务和考核指标,健全基地档案,加强考核验收。

(五)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结合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年度农业主推技术、地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术需求,遴选推介地方年度农业主推技术。按照皖农科函〔2018〕1624号文件要求,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等要求,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等6项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和20项农业主推技术,组建技术指导团队,形成技术操作规范,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等开展展示推广。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农技推广APP作用,丰富数据信息,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其在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覆盖面和使用率。推动科研教学人员、农技人员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利用信息化技术、互联网理念,开展农情采集、信息咨询、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活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线上考核和成效展示,聚合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资源,向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推送。 

、实施内容

(一)加强基层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情况一是核定人员。按照核定编制,区和乡镇共编制35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对缺编的乡镇从大学本、专科专业对口毕业生中招聘农技人员,充实队伍,解决青黄不接和人才断档现象;二是加强培训。分期分批参加省市组织的集中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三农”本领;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奖惩等制度,落实好工作奖励和工作经费;四是加快基层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基层农技、畜牧、水产等单位工作条件,加快工作环境和场地等建设;五是大力支持农资连锁店、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选聘技术指导员以区畜牧局和农技推广中心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全区33名技术指导员,其中乡镇指导员23名、区级指导员10名。指导员全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20天。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培育科技示范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乡(镇)遴选审核、区审定的办法确定,将生产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大、村组优秀干部、农民创业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遴选为科技示范户。全区选择了274户科技示范户、66名贫困户。通过项目实施,使科技示范户成为畜牧、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多种示范的原则,建设3个示范基地. 1、孙庙乡-邓氏家庭农场;2、杨公镇—友进家庭农场;3、孤堆回族乡—淮南市伊兰园生态农业公司。

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技推广联盟。围绕我区农业主导需求,构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市场化服务组织、农业乡土人才等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充满活力的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技推广联盟,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熟化。实现农业技术成果组装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的无缝链接,提升农技服务效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五、主要参与单位、人员情况和任务分工

项目主要参与单位为区农技推广中心、区财政局、区畜牧局等,组成及分工情况如下:

单 位

姓 名

职   务

任 务 分 工

区财政局

张广忠

副局长

负责项目资金拨付

区畜牧兽医局

杨维德

 

负责指导畜牧业生产

区农技推广中心

王化山

 

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区农技推广中心

皇佳承

 

负责项目编制申报联络等工作

六、补助对象及标准

(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1.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主要包括交通工具费用和误餐、通讯等补助,该项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25%。2.聘请从事技术指导和开展技术培训的专家补助,主要包括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等,补助费按服务次数计算,该项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5%。从事正常工作职责范围内的技术推广、指导服务工作,不在列支范围内。3.农技推广人员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并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评价的绩效奖励,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5%。4.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费用,该项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5%。

(二)农业科技示范补助。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所需的农(兽)药、化肥、饲料、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投入,以及组织展示、观摩培训活动等补助,该项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30%。

(三)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所需的费用。对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给予适当补助,该项支出不超过补助资金总额的30%。

七、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区成立补助项目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人社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农业农村水利局、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确定专人从事项目工作。同时,成立项目专家组,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畜牧兽医局、农技推广中心等相关业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具体业务指导服务等工作。

(二)规范项目管理。按照项目实施要求,规范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农技推广制度、编制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网络图并上墙公布,实行农技人员工作任务公开制。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醒目地方统一制挂中国农技推广标识(标识格式、色彩见皖农科〔2013〕433号);为新增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分别制作胸牌、门牌,印制和规范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收回调整出的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相关标牌、标识等。

(三)加强资金监管。按照财政部、农业部《比分直播,篮球比分直播印发农业生产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7〕41号)文件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实行资金专账管理和审计报告制度。补助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制度或报账制管理有关规定执行,严禁用于发工资、办公经费、基础性农业科研、购买农业科技成果和专利以及与技术推广服务无关的其他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对截留、挪用等违规违法行为,将严肃处理。

(四)强化绩效考核。强化绩效管理考核,制定绩效考评指标,建立三方共同考评制度,加强对专家组、农技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农民对服务满意情况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表彰奖励、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