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下,绘就平安和谐“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1-04-07 11:28 点击数: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2020年以来,八公山区以“钉钉子”精神抓社会治理,以“解扣子”方法抓矛盾化解,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保持100%——八公山下,绘就平安和谐“新画卷”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平安”是福,在百姓心目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二字。

近年来,八公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事前预防、协同作战、群众参与,抓源头治未病,建平台搭舞台,强基础聚民力,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使群众普遍感受到平安建设带来的幸福,也为八公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

源头预防“治未病”,筑牢和谐稳定基石

人心稳,社会安,小康成!八公山区深入推进“四下基层”,开展大走访、大回访、大宣传、大调解等,实现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投、力量下沉,各级干部用心倾听群众声音,用情接待群众来访,用力解决群众诉求,该区连续25个月未发生进京访,2020年、2021年连续被评为全国信访“三无”县区(皖北唯一)。

“我们把群众理解不理解、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首要标准,做到群众满意的快办,群众一时不理解的缓办,群众反对的不办。”八公山区政法机关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该区完善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党委政府决策符合区情、切合民意,最大限度减少因谋划“拍脑袋”、落实“一刀切”、调整“急转弯”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增量。

为了推动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事态在第一环节控制,八公山区加强排查除隐患,健全预测预警预防体系,由区平安办牵头,每月进行矛盾纠纷形势分析,对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强化动态排查和研判处置。2020年以来该区排查矛盾隐患411个,并且全部有效化解。

化解烦心事只进一扇门,打造“矛盾终点站”

走进八公山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800平方米的空间里,设置了12个接待窗口及调解、视频、心理咨询等功能室,中心对来访人统一登记、分流处置,一般问题立交立办,复杂矛盾集中研判调处,老百姓需要化解矛盾纠纷再也不用走“冤枉路”、进“多个门”了。“我们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访调对接、多元调解、只跑一地’的思路,采取信访、司法、法院集中常驻,公安等部门轮值入驻,阶段性矛盾纠纷突出部门随叫随驻方式开展工作。”该区矛调中心负责人告诉我们,中心还积极引导律师等专业人士、志愿者等第三方参与矛盾调解,提高工作水平。

“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化解烦心事!”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八公山区不断加大对平安建设的保障力度,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并对各类调解组织和矛盾纠纷责任单位统一调度,从机制上打破信息壁垒,解决权责不清问题。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拓宽渠道、搭建“桥梁”,与江苏鑫裕种业公司合作,帮助脱贫户源头采购优质稻种4000斤,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每亩可为脱贫户增收300元。

在小甸镇开展的入村走访为主要内容的“五进五民”活动,只是市委政法委教育整顿期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站在新起点,市委政法委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及时解决司法案件受害人及家庭生活实际困难;推进综治矛调中心工作,通过调解各类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问题;摸排走访慰问我市部分生活较为困难见义勇为人员,从基本生活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帮扶关怀等;高标准组织开展好实践活动各项任务,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见效,以政法队伍的新面貌、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记者 何婷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